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人大概和自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从最初相遇时在案子上就帮了自己不少,现在又牵连上一桩疑案,展昭不想让对方觉得,他们之间好像只有一问一答的关系。
于是他又叫上了白玉堂,三人一起去了一家小餐馆一边吃饭一边聊,气氛也是热络了不少。
张珏原本就挺崇拜展昭,时常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人现如今还会约自己出来吃饭,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况且他和白玉堂坐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养眼。
“关于林老师的事,你还知道多少?”展昭一边喝汤一边问。
张珏嘴里嚼着菜,从一开始看到这两人就下意识的紧张局促,到现在已经开始习惯二人的气场后,他的神态动作也随之放松下来,三人坐在一起看上去还真像老朋友聚会了。
“我对林老师的印象不是很深,毕竟那时候年纪不大。”张珏道:“不过我父亲那时候常和他们吃吃饭,我父亲看书很杂,对他来说文学这种东西没有低贱之分,对应了合适的人群,能让人学到一些东西,或者只是单纯的开心,那就是一个好故事。”
张珏笑了笑,也给自己盛了一碗汤,道:“那时候他挺喜欢写写书评的,我也弄不懂这些,大概是比较一针见血或者是文笔还行,还得了一群喜欢看他评论的粉丝。就是那时候林老师的那家出版社编辑找到他,让他帮忙看了一些要出版的新书,写了一些书评……当广告宣传吧,虽然是很小众的东西……”
展昭点头,“就是那时候认识林老师的?”
“应该是,林老师是后来进的那家出版社,听说是被一个新来的编辑招揽进来的。”张珏道:“那家出版社当时还很小众,也没有什么顶级的作家作为支柱,比起小说类型,社科类型的书做得更多一些。事实上当时新编辑找来林老师,其他编辑也没当一回事,他们的主编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吧。”
林向微虽然早早出道,但出道的成名作和后来的巅峰之作不可同日而语,他的写法和立意在“生死路”出版之前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写法,偏向保守和人性的探讨,但写法因为太过生硬和死板,看起来和教科书差不多,虽然立意很好,却很难让人从容接受。
“‘生死路’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张珏道:“无论是写法结构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他保留下了自己的优势,又将缺点一一化解,用我爸的话来说就是走向巅峰是迟早的事。”
果不其然,生死路一夜走红,光辉之路从此挡也挡不住。
但林向微却因为这本书有了一些改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