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分析得出最后被推出去的人选必定是塞那沙,而凯鲁和塞那沙的感情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凯鲁知道了这一点,说不真还真的圣母情节发作决定牺牲自己了。即使他因为夕梨绝不会去埃及,这中间也会平白多了很多波折。徒生变故并不是一个谋士所愿意见到的,所以伊尔·邦尼才会沉默。毕竟当前的情况下塞那沙虽然依旧是凯鲁很重要的助力,但如果不牺牲他,凯鲁这边就会出现问题了。
而在不把一切说穿的情况下,凯鲁一方的人自然会尽力避免凯鲁被牺牲,那么,矛头就被对准了娜姬雅一边,这之间的斗争正是伊尔·邦尼想到的用来锻炼凯鲁的方法,反正最后在两相为难之下以塞那沙的性格是一定会选择牺牲自己的。这样知道后果并不会很严重的设计,算是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作为“温柔善良”的神官,乌鲁西自然也表现了自己对凯鲁王子和修达殿下的担忧,说什么埃及毕竟是异国,听说到处都是茫茫沙漠,谁都不知道那里究竟是什么样子,即使是法老的位置,恐怕也没有留在西台好吧?在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抗拒着去埃及的事情,乌鲁西虽然还是一个态度,却刻意强调了法老的位置,在众人的心中留下一些不一样的印象。不过,他关于埃及的言论听在娜姬雅耳中却觉得刺耳的很。乌鲁西本人就是来自埃及,说出这种话还不似作伪的样子,也亏得他脸皮够厚!
对于娜姬雅的腹诽,乌鲁西没有任何感觉,现在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场大戏上,凯鲁一系和娜姬雅一系的争斗,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激烈,毕竟这是埃及的国书,总不可能一直拖着不回复吧?那么势必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挑选出合适的王子人选。
朝臣分成不同的阵营互相攻击,明明只是讨论王子和亲的问题,却常常说着说着就开始谩骂侮辱对方,一点都没有身为贵族的风范。不过事实上,贵族的风范也只会在不涉及利益的时候保持得那么好。即使是元老院尊贵的大人们也未必能有多么绅士不是?
而且,越是这样互相倾轧的情形,对于想要保持平衡的君王而言就越有用,至少苏皮卢利乌马一世看起来对这样的场景并没有什么厌恶的感觉。而且从名义上来讲,元老院还算是和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