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没有间断,咖啡馆里的人生百态,爱恨情仇,茶馆里的指点江山,品茗论人,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林雪觉得他们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
等俩孩子小考结束后,宝宝也成了万圣书园的常客,他喜欢看军事武器类书籍,轻轻推开书园的门,耳边萦绕着轻柔的音乐,入目是宽大的书架,架上按类别分放着不同的书,每种只有一本,所以书园占地不大,但书的种类却很多。
书园西部中间放着长条木桌,取了书的顾客可以在桌前阅读,宝宝小小的人儿混在中间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的。
在这里宝宝认识了很多隔壁两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时候看到不懂的地方还会轻声向人家请教,大家对孩子本就比较宽容,再加上宝宝都是看人家放下书的时候去问,倒是都愿意给他解惑,宝宝回来就和林雪说他有了好几个忘年交,还给贝贝找了个淘书的好地方,“那个哥哥说三角地的旁边有个柿子林,是燕大的跳蚤市场,说会有书店里都没有的旧书,很便宜还有历史感,我想着你肯定喜欢!”
林雪就抽了贝贝手里的书,“快和你哥看看去,以后每读半个小时书就得休息十分钟,mama可不想你们小小年纪就带上眼镜!”说着掏出五十块钱让他们拿去买东西。
贝贝应了一声拿着钱和宝宝跑到学校里去了,林雪则坐在书桌前写些文字,她这段时间在研究青少年问题,生理心理各个方面的书买了不少,也算是边学习边实践了,俩孩子不时还能给出意见,是她的第一个小读者,嗯,双第一。
过了周末回到家,贝贝就拿着一本书去找苏致远请教,林雪一看封面《中国可以说不》,倒是别致。
“爸爸,您看过这本书吗?”苏致远看到书名哑然失笑,前段时间那些连长反应说战士们晚上熄灯后拿着手电筒偷偷读书,他还想着是什么书有这么大的魔力,一个个都勤奋好学起来了,结果就是这本《中国可以说不》,今年有台海危机和大使馆误炸两件事情,人心本就有些浮躁,这本书就像是一道惊雷劈开了一片天地,书的封面也有意思,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下方是有着自由女神头像,双手叉腰的美国大兵躯体,这已经表现出了作者的态度。
苏致远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看过一篇调查,美国被参与问卷的人列为最不友好和最无好感度的国家,这本书的态度本就受大众欢迎,出版时间又逢台海危机,虽然被国内公知斥为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