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土地都插上了华国的国旗。黄家寨以摧枯拉朽之态占领了中原腹地,把战败的蒙古军往南方赶,往襄阳城外赶。蒙古和宋国在襄阳城外对峙,蒙古和华国在居庸关外对峙,天下局势进入胶着之态,文官武将才有功夫打嘴仗。
蒙古指着华国不守信用,国君背信弃义,违背当初不发动战争的誓言。
华国自称有平民收到蒙古军队袭击,他们是正当防卫。对宋国则宣称,蒙古乃异族,若是宋国负隅顽抗,亡于异族之手,他们作为汉人国家也是看不下去的,必须帮助宋国赶走蒙古。
宋国表面上也十分感谢友邦的善举,但请华国克制,军队保持在长江以北就可以了,打仗他们自己行。
文官文人耍嘴皮子、笔杆子并未对局势有什么影响,甚至还不如少数几个武林人士对局面的影响道。
黄锦回到大同,马上迎来了大批江湖人士的刺杀。谁也不是傻子,黄锦切断蒙古后路,逼迫蒙古与宋国决战,最后两国都不会讨好,只有华国坐收渔翁之利。宋国武林底蕴深厚,来刺杀的人源源不断。
黄锦武功之高,就是中神通活过来也不敢与他比肩,刺客自然无功而返。然后有人就把脑筋动到了黄药师身上,桃花岛的二代弟子都在黄锦身边帮忙,桃花岛必定守卫空虚,高手稀缺。若是能抓住黄药师,不,不,别那么暴力,要是能说服黄药师让他儿子退兵,大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大批江湖人士在庆元府出海,奔着桃花岛而去。
黄锦从来没有忘记,原著中欧阳锋杀人嫁祸的“壮举”,这片桃林是他的家,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上岛的江湖人都被埋伏在赐的军队击杀,最后逃出来的只有洪七公和老顽童。他们两个老江湖见势不妙跳船泅水上岸,才保住一条性命。
消息传到大同,黄药师叹息:“七兄也去了,我在江湖上真无立足之地了。”
黄锦苦笑,让一代江湖绝世高手困守深宫,他又何尝愿意。黄锦逗弄着黄药师怀里的幺儿,笑道:“父亲不羁世俗,孩儿也不拦着,可您舍得澈儿吗?小家伙可是您一手照料的,我和他娘都忙,孩子又小,只能托付给您了。”
黄锦现在已经有二子一女,小儿子刚出生不满周岁,天下局势震荡,程羽风也没时间照料孩子。
“儿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