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峰之人。
在考试之前,柳娘都安分待在家里看书,她的时间比普通学子还要短,自然更加努力。
孟荣山、秦玉军和花渊既然住进来了,柳娘就不可能事事瞒着他们。事实上,这几人之所以能住进来,也是柳娘甄选过的结果。
柳娘在自己书房中制作了大大的倒计时牌,每日功课都列的清单,昨晚一项,勾选一项。每做半个时辰,起身走动一盏茶的时间。吃的东西也有讲究,清淡养身,不上火不燥热。那处假贡院,真模拟考场也对三位新租客开放了。
看流量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孟荣山他们也深受感染,纷纷用功起来。
家中,自柳娘决定考科举之后,也添了三个奴仆,一个年轻丫鬟小丫跟着黄氏到乡下去了,一个年老妇人王婆的留在府城做饭,还有一个小童子小宇充作柳娘的书童。这三个人里,最贵的是年轻丫鬟,黄氏买的时候直呼为了充门面,花销也太大了。如此再一次证明了闽南女子是稀缺资源,却也只当做货物,财产标志。
二月的县试,连考五场,放榜之后,柳娘榜上有名。
这并不值得大肆宣扬,柳娘自从在笔墨稠抄书之后,一笔好字连府学先生都有夸赞,县试过了是理所当然的。只有远在乡村的黄氏等人,默默吃了一顿好的,为柳娘庆祝。
四月,府试,连考三场,放榜之后,柳娘依旧榜上有名。
此时柳娘不过十二岁,已经被归到神童一类里去了。府学的先生连连摇头叹可惜,可惜院试三年两次,去年已经举行过了,该等明年了。不然他们民那出了一个十二岁的秀才小神童,也是府学的政绩不是?
过了县试和府试,柳娘也有资格在府学读书了。黄家小院就在府学后街,办了走读,上学十分方便。
黄氏回乡,给村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又带着黄家二老回了府城。
“怎么样,说好的开春修路,银子备齐了没有?”黄氏担心的还是这个,这种修桥铺路的好似,人人都盼着。只是人心不足,你若是说出去了不能实现,名声比不说更差百倍。
柳娘笑着从怀中抽出三张银票来。
“三百两?你又去赌棋啦?”黄氏接过惊呼,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逃亡路上,柳娘一手好棋,赚足了起步银子。“看来老娘让你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