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自己的母亲,他想要自己的势力又担心自己的势力里有王妃的人。所以他会对招揽自己表现出如此的热情,因为对他来说自己是不一样的,是唯一一个不愿意宣誓效忠王妃的人、是第一个表示自己遵从的不是王妃的信而是先帝遗诏的人。
对皇帝而言,自己是可以拉拢的人,于是他倾尽全力的表现出善意,但他也知道自己才6岁,根本就不可能许诺什么也不可能给自己什么,所以他也会在心里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打个问号。
这种看似友好实际互相猜疑的场面,韦伯在自己的城堡里曾经见到过不止一次,那群愚蠢的大臣们一方面欺骗着自己、一方面想要从别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他们彼此微笑、握手、亲吻,最后在自己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这样的情况以前他觉得很恶心,但现在却觉得已经习以为常,可见人的适应性是多么的大。几个月前韦伯也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自己的那群大臣们一样说着阳奉阴违的话,而现在自己刚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看看刚才说的那段东西,可真是诚挚的让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而现在如果自己马上提出要离开,皇帝极有可能认为自己前面所说的所有话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离开而撒的谎,他会愤怒、而且会记住这个愤怒。若是王妃真的胜利了、皇帝最终回到了巴比伦,坐上了那个据说镶嵌了圣杯的王座的瞬间。
倒霉的就成了自己。
王的怒火将会席卷整片国土,无人可以触碰,韦伯回忆起曾经看过的史书,默默的将回家这个请求压了下来。
不能、绝对不能让自己所做的一切在这句话上前功尽弃。
不过幸运女神总会偶尔亲吻人们的面颊,而韦伯应该算是其中被吻次数最多的人,三天之后王妃突然回来了。
带着浓浓的喜气。
作者有话要说:我又发烧了!摔!
☆、第七章(中下)
这种喜悦非常古怪,当然韦伯的意思并不是指对方不应该高兴,而是年轻的大公不明白以现在的情况王妃到底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
西里西亚的军队远不如首都巴比伦,如果真的打起来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这点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王妃也应该很清楚才对,可是她缺这样的高兴,实在是一种反常。韦伯试着想要探听一些消息,可是能得到的线索并不多,皇帝陛下也对自己母亲的兴奋不明所以。
王妃走的时候是独自一人但回来的时候却带着一位年轻的先生。那是一位极为英俊的人,他身材很高,一头黑发利落的扎在脑袋后面,只留出一缕吹在额前。他笑的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