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六品以下则只需吏部和有关直隶上司同意。
收受贿赂不止孙昭敬一人,但他倒霉,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除去徐千章,就是孙昭敬最具代表性。
周居和抓不到徐千章的把柄,如今有机会,自然第一个拿孙昭敬开刀。
孙昭敬是正二品大员,去留不是一个人说了能算,参与决策的有剩下的四位阁臣,再加上其余五部的尚书。
有五人明显偏向孙昭敬一方,力求惩罚最小化。
但是如此并没有什么用,华元帝拥有一票否决权,他起心杀鸡儆猴,着手打散徐千章经营多年的人脉,孙昭敬是个很好的人选。
周居和如愿以偿,将堂堂吏部尚书贬官至七品县令,外放到穷山恶水。
美名其曰让孙昭敬回归当年,从底层感受民众疾苦,反省自身走上高位后的腐败。
当下的局势是周居和追着黎疏打,黎疏防守的同时还追着黎隽打,顺便压制一下六皇子与七皇子。
不得不说,徐千章经营的手段不得了,这种情形下还有余力对付其余三个人。
但同时徐千章的党羽开始人人自危,就怕露出破绽被周居和抓到,成为下一个孙昭敬。
由奢入俭难,没有任何一人愿意被贬官,也不愿意离开晋安去别处任职。
一时间朝野上下十分安分,每个人都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不再拉帮结派。
瑾瑜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现在沉寂,日后总要爆发,不如先下手为强。
孙昭敬被贬,吏部迎来一次大变动,尚书的位置由原来的侍郎顶上,刚好资历够了。
这对瑾瑜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吏部侍郎与他关系不错,看着自己的好友升官,除了私有情感外,还多了一个后盾。
与周居和相反,大皇子黎疏的调查没有什么进展,他查了春闱每一个考官,都没有找到泄题之人。
今年春闱其中一个主考官是徐千章,另一个是内阁辅臣郑君山,副考官有七八人。
查了所有能查的关系,与周居和交集过的人寥寥无几,恰好春闱那段时间都没有与周居和接触。
徐千章已经失去耐性,过不了多久他就不能留在晋安,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