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余、跋锋寒、侯希白等天下最出色的年轻高手,在关中和塞外联军展开大战,持续数月之久,终于将塞外联军彻底打残,能活着回到塞外的,十不余一。
也许梵清惠说的对,若是天下是由李世民自长安向南统一,也许中原百姓不会有这数月战乱之苦,但是若没有这数月大战,塞外各族,也不会被终于将刀法融入兵法之后的寇仲打怕了,打残了,打得闻风丧胆,元气大伤,没有一百年的时间,休想能恢复过来。
塞外联军灰溜溜的滚回去,李建成被当众斩首,同一日,被寇仲大军团团围困了足足一年的李世民,终于弹尽粮绝,横剑自刎。
大唐灭,天下一统。
一月之后,寇仲一纸诏书传谕天下。
寇仲读书不算多,这篇诏书是他亲手写的,自然也不会深奥到哪里去,但诏书一出,天下皆惊。
其中有两重意思。
其一,洛阳佛寺净念禅宗,侵占良田千顷,内藏数百武僧,不思修行,图谋不轨,其主持了空于洛阳行刺大扬重臣,其罪当诛。是以,驱逐其普通僧众,武僧发配,主持等人一律羁押,田地充公,寺庙焚烧,以儆效尤。
其二,由此事观之,天下沙门多弊端。侵占农田,不事生产,不纳税,不服役,且滥度僧尼,广占田产,隐匿人口,有藏污纳垢,图谋不轨者,有假慕沙门,实避调役者。可见佛门之盛,实非国家之福,非百姓之福,周齐两度灭佛,非无由也。
是以,朕决定限制佛门,虽是抑佛,亦是护佛。
一,凡是僧尼者,需由官府考核后,统一颁发度牒,无度牒者,为伪佛,流三千里。一州之地,每年颁度牒不得过百,一县之地,每年度牒不可过五,违者以欺君之罪论处。
二,凡寺庙尼庵,不得购置土地,由朝廷统一分配百亩良田,不得荒置,不得雇佣他人耕种,违者收回土地,废除寺庙,驱其僧尼。
三,有度牒之僧尼,可免徭役,然名下有土地房产等,需一体缴纳赋税,不得减免。
这明显带着泄愤性质的诏书,很显然是寇仲为了给安余出气颁发的,诏书一出,天下议论纷纷,骂声不绝,但是摄于寇仲军威,无一人敢擅动。
“可见佛门之盛,实非国家之福,非百姓之福,周齐两度灭佛,非无由也……”慈航静斋,师妃暄手持素笺,指尖微微发抖:“周齐两度灭佛,非无由也……非无由也……”这是说,周齐两度灭佛,灭的好,灭的对?只是说,佛家的两次法难,是罪有因得?这……这……
“妃暄不必自责,此乃天意,唉,如此暴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