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程淮甚至预言有了他们两个在学校,这两年文理科第一都没法变一次,要他们两人都参加高考,他们一中还能同时出一对状元。
考试过后自然就是试卷评讲。
文科九班的老师不是常江,换成了一个中年女老师文序,一来就开讲压轴题。标准答案的常规解法讲过之后,她让底下的学生拓展思路,能不能想出种不一样的解法。
大家回答问题还算积极,文序却始终都不满意:“还有没有人想回答问题的?”
“能解出来就行了……想那么多解法写上去还不是一道题的分数。”底下渐渐有人在嘟囔。
赵岁袅自己写的就是标准答案的解法,她喜欢稳当的做法,不爱出格博别人注意力。又看了看题,想起前些天谢意给她讲的一个有趣的做题套路,这道题也能套得上。
讲出来之后,文序终于满意,“之所以让你们反覆想,是做题就应该开拓思维,别局限于你们眼前的高中课本。这个做法是我们阅卷老师在批卷时看到的,就隔壁理科班年级第一想出来的新解法。看看你们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不要拿了高分就满足。”
同桌用胳膊肘拐了拐赵岁袅,“哎……你怎么能想到和谢神一样的解法,我觉得你们都好厉害喔。”
怎么想到的。
他教给她的啊。
下课后,赵岁袅作为九班的学委照例得去班主任闻言办公室拿花名册,语文老师都在同一个办公室,赵岁袅碰上从前在一班时的语文老师苏信。
苏信招她过去,问她要这次月考的语文试卷,“你作文碰巧是我批的,看见你那手字我就认出来了,这篇议论文你选的角度很新颖,我想拿去给他们念念。”
赵岁袅当然是没意见。
还得到了听众的反馈。
周五晚上,赵岁袅和谢意发信息聊天。
【谢意】:苏老师让我们和你多学习,发散思维,别天天在作文里写司马迁受宫刑、屈原投江还有李白苏轼和李清照
譬如程淮,他每一篇作文里都得让司马迁受一次宫刑,苏信让他平时多看看书,不要总用一样的事例套不一样的话题里。
赵岁袅看过程淮的作文,有些明白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