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同室操戈。”
“闻人明会相信你吗?”就如同当初的自己不信皇帝会放过他一样。
皇帝摆手:“他是聪明人,知道造反不成,就不会再冒险。”就算还想做什么,也不会在京都了。
“这次的科举真是失败。”逍遥王摇头,能用的人才没选上,反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现在那些书生们可都在叫嚣着要重新考呢。
皇帝却道:“不,还不算失败,这次也选出了不少的人才,所以我并不打算再考。”
“哦?”逍遥王不解,作弊的人才,有什么用?
皇帝笑了,眼神深邃。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才华并不是最主要的,人才,就是会办事的。
家世,圆滑,听话,何尝不是一种才能?
64
一轮夕阳斜斜的挂在山顶,晕红的光芒笼罩着大地。
一匹红色骏马奔驰在去杭州的官道上;马上的白衣男子神色焦灼;似乎在担忧什么的样子。只见他甩动缰绳,马儿飞快地奔驰;吹得他的头发几乎是横着飘了。
这个男子,就是告假来杭州修养的金九龄。
说是休假,却拼命赶路;金九龄的目的;自然不会单纯。
玉天宝最后的来信说自己在杭州银钩赌坊;决战已经开始。然后;信就断了。
以玉天宝的性格;如果不是到了危险的时刻;怎么会不写信报平安?除非他步步危机;不想给金九龄带来麻烦。但是,玉天宝没消息,金九龄还不急死了?科举案中,金九龄是冒险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逼迫闻人明采取行动,因为他必须要快,快速解决案子,然后来找玉天宝。
杭州城——
终于到了。
金九龄下马,牵着马走进去。
杭州是江南富庶之地,繁华自是不在话下。不过金九龄却没有心思打量,径自往前走。
“恩公,恩公……”清朗的声音喊着,并且啪嗒啪嗒的跑过来,拦住了金九龄的路,“恩公,能在这里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金九龄疑惑的扫了眼前的华服男子一眼:“我们似乎不认识。”
华服男子无奈的笑道:“恩公救的人太多了,可能忘记在下了吧。在下楚天阔,杭州人士,六年前恩公路经杭州,救了被山贼杀死全家的我。”
金九龄若有所思,半晌,笑道:“原来是楚公子,你现在过得好吗?”
楚天阔笑道:“好,当然好,我赚了很多钱,现在可是杭州有名的员外呢。恩公来杭州是来办案的吗?”
金九龄微微一笑:“不,只是游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