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而案发之后,由此引发的另一件悲剧更加重了这种情况,那就是那名被强jian的华裔女子似因不堪忍受压力和屈辱,自杀了。
李少君当时作为一名大学生,自然对这种事很敏感,而且做美国的新闻案例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政治倾向上不怕出问题,没什么太多沟沟坎坎,不用怕用词太敏感,可搜索的资料也比较多。最终,她和王健一并制作的这期案例报道还得到了老师的高分。虽然王健这样吊儿郎当的学生不在意,但是李少君还是将它认为是自己记者生涯的一次成功预热,就把材料全都保存下来了。
“啧啧,这个案例找得真好啊,拿到今天来聊都一点也不过时。李大记者真是三岁看老啊,一看就是个搞媒体工作的材料。”
“你别老拍我马屁,其实当时你找资料也找得挺辛苦的。”
“嗯,毕竟是一个同胞因此失去了生命啊,我记得当时还真的挺愤慨的,有一阵真觉得这个搞出来能带来什么变化似的。现在想想,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咱们国家这点事还没弄利落呢,还替人家国家的制度cao心。”
王健一边品头论足,一边一行一行地看着资料。当他看到一则当时的新闻报道的打印稿的时候,开口说:“哎,你看这个啊,受害人,这个……这个baijing,大概叫白静吧,不知道是不是这么读,今年26岁,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当天和同一学校的博士在读的男友guohui一起参加学校的酒会……巧啊,这男的好像也叫郭徽,跟那大老板同名同姓。”
“你等会儿的。”李少君突然叫住王健。
王健一愣,看着李少君,两秒钟后说道,“不会这么巧吧?”
“我记得郭徽当年就是去斯坦福读的博士。”
“真的假的?”
“你等会儿我搜搜。”
李少君走到电脑前敲敲打打,不一会开口道:“郭徽,2004年突然卖掉了让他声名鹊起的‘你我网’,在创业的最高峰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说完,她继续在浏览器里键入了“郭徽白静”,却没出现什么像样的结果。
“嗯……时间、地点和姓名基本都对得上,不过关于他女友的关系信息找不到,也不能百分之百断定。不过……”李少君转过桌子,对着王健说:“可能性非常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