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又组织了一些人去捕打消灭蝗虫,可是周围的百姓们看到他们竟然如此做,忙不迭的就上去要追打那些敢捕杀蝗虫者,差点儿就要引起暴动来。
再有一些自认比较聪明的,他们并不消灭蝗虫,而是要将它们驱赶出境,来了个东村敲锣往西赶,南村敲锣往北赶。可是结果发现,赶来赶去,不过是村村都遭殃,老百姓们也就越发的消沉,甚至怨声载道。
而卓东来让李世民吃蝗虫,便是让那些无知愚昧的百姓们知道,蝗虫并非天虫,它们的出现更不是什么上天的警示,不见连皇帝都敢吃那些蝗虫嘛?皇帝乃是天之子,天之子的身份足以让百姓们收起对蝗虫的惶恐,然后对它们进行捕杀。
如此一来,蝗灾可消!
说完了初步,卓东来又继续侃侃而谈:“只要百姓不再对蝗虫抱着惧怕之心,到那时,便可捕打、土埋和火烧。只是这捕蝗一事定要快,只要蝗虫一灭,便是之前的收成都被糟蹋了,但却仍能再抢种一些农作物,到了秋天之时,相信还是能有一定的收成的。”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点头,待卓东来说完之后,他欣喜的环顾了百官们一遍,随即又道:“众卿若有疑问,不防开口。”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他并没有为难卓东来的意思,只是就着卓东来所说的灭虫之法问一问具体之法。至于吃蝗虫一事,只要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李世民并没有反对之意,长孙无忌又何必枉作小人呢。
卓东来一一解释了捕打法、土埋法和火烧法为何,长孙无忌见他说得有理有据,可见是有把握的,但其中又提出了一些疑问,又见对方对答如流,也暗自点了点头,对其赞了几句。
只是,一想到卓东来可能的身份,又不由得为李世民忧心。可是李世民重用卓东来,与公来说,长孙无忌也无二话可言语,至于私……长孙无忌相信李世民总归是心中有数的,也不认为他会为亲情所累,否则也不会有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了。
因此,长孙无忌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李世民,便又成了一个贤臣了。而一个贤臣最重要做的,不过是帮着帝皇举贤荐能罢了。
而卓东来,只看他今天出的灭蝗之主意,便知他当得起一个‘能’字!
更何况,危险的人物最好还是放在自己的面前,以便能紧紧的盯住了,而不是任由他在自己察觉不到的地方任意蹦哒!若是让他趁机发展出了自己的势力可就不美了。
大唐的帝皇之位只该是李世民的,而不是那个早就死去,却不知又从哪儿冒出来的李元吉(雾)能觊的!
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