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再如何英明神武又责任心重,对于卓东来来说都已经是前世时候的事情了。而昨日种种尚且如昨日死,更何况那还是前世?
现在在他面前不停痴缠于他的李世民,才是最最让人头痛的。
即使卓东来心知肚明对方虽然先斩后奏,但此行事独睩次,怕日后再也不会再有了。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卓东来知道李世民的喜好,更知道他的软肋,自然要利用一番,使其日后再不敢胆大妄为,独断独行。
况且,李世民此次的有意无意而造成的事实,已经给卓东来带来了无限的麻烦了。
同时,也是给李世民一个教训,如此一来,也算是小惩大诫一番吧。
毕竟卓东来并不打算伤了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的尊严,而李世民又把他视得极重,自然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卓东来的冷眼相待了。
索性,正如卓东来了解李世民,李世民也同样了解卓东来,对于卓东来的冷脸相待,他并不以为忏,反而依然故我的凑上前去痴缠着,只仗着卓东来那吃软不吃硬的性子。
卓东来向来算无遗漏,又自认是个无情的性子,可是面对着李世民,最后也只能无奈何地妥协了去。幸而他也知道李世民日后再不会妄为了,到底有了一丝心安。
两人也不是那儿女情长的人物,更何况卓东来一直都回避着李世民的感情,甚至于还当做什么都没看出来,那么自然就要经常的公事公办了。
正巧之前二人还在朝堂上当着众臣子的面商议了灭蝗之法,自然就继续的讨论起蝗灾一事来了。
其实在大清时就少有百姓因为认蝗虫为天虫,而不敢对其进行捕杀的了。因为身为大清的帝皇,必须每年一次举行祀虫祭,而此祭之中,御厨会事先将几种残害植物的又没有带毒素的虫子处理干净,一一炸了,呈到御前,使皇帝吃上几口,以鼓舞农民灭虫害。
所以,卓东来便想着,要不干脆等此事过后,在大唐时也把此祀虫祭列如其中,使每年谢农神之时举行,也让百姓不再像今时这般,受蝗虫之苦。
只是此法虽好,要举行却依然要经历重重的考证。而且此举此前并无先例,难保有较为保守的官员们会反对,所以还需从长计议。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也忘了是什么祭了,就当是架空的吧。
亲们,我忙完了,又回来了~~~
求撒花~求收藏~求留言~~~~~
☆、第四十一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卓东来这个人太过于喜欢殚精竭虑,总爱把一切事态的发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