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让新月嫁给史天王,纯粹就是自找死路。
偏生长孙无忌不这么认为。
只听他继续向李世民进言,道:“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我也不是无地放矢之辈,会做此提议,自然是有缘故的。”
长孙无忌并没有说出什么不可辨驳的大道理,而是照着实话去说:“那史天王如今势力越发的大了,偏我们大唐虽说内里太平无忧,但便有突厥和高句丽不得不防,如此,实在不能再眼看着史天王慢慢的发展其势力了。
而我大唐女子武功好的有不少,却都不一定愿意为大唐献身,而杜先生的为人大家都知道。而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凭着杜先生,难道新月还不可信吗?”
话到这里时,长孙无忌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尉迟敬德后,方才继续道:“诚然,正如尉迟大人所言,新月姑娘的名声会受损,甚至情况严重时还很可能因此而殒命。也确实,这种冒着生命危险的活计,很应该由我们男子去做的,可是男子不可能嫁给史天王,更不可能趁其新婚之夜时取其性命。因此,即使会牺牲一个无辜女子的性命,我也不得不就此之际进言。”
是啊,长孙无忌的话,说得再有道理不过,不过这道理是歪是正,总归是一次契机。
李世民犹豫了半晌,又转眸看了殿内众臣一眼。
李世民身边不乏能臣干将,其中,以房玄龄的多谋和杜如晦的善断最得其看重。
每每李世民与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决定。这时候,李世民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
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也是李世民身边最最不可或缺之人。
可惜,如今此二人一人请了假回乡祭祖去了,而另一人则抱恙在身,实在没办法给李世民出主意。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非他们不可,因此他又看向了侯君集和尉迟敬德,但觉得他们二人都不是议事的好人选,便又看向李靖。
李靖领悟上意,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尉迟大人说他自己是个粗人,臣也精细不到哪儿去,但对于长孙大众所提出的办法,于情上不能认同,于理上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能最快除掉史天王的办法。”
可是,杜先生固然是可信的,但新月姑娘愿不愿意牺牲自己却还另说。这是李靖没有说完的话,但他并不用说清楚,因为在场的人都能想到这一点。
不管其中的过程有多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