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只是和他的哥哥说他想要去南京躲躲,也不管他大哥有没有同意,就一个人离开了,留了话让他二哥多多照顾程蝶衣。
这个时候的南京其实并不是很危险,守城的人是唐生智,袁世卿不想去说这个将领怎么怎么样,他曾经敬佩过这个人,如果非说有什么污点的话,那就是在守南京城这一次。坚守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却背弃了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突然向各路守军发出撤退的命令,自己逃离,简直就是让日本军如入空门。也许这样的事情不能够怪在他的身上,只是,共存亡这样的话,说出来,就应该坚守。其实是根本没有想到会屠城,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在他们看来,为了减少无谓的牺牲,投降是最好的方式,这种事情几乎在所有的历史书上都存在,只是,对谁都不能对日本。还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之前对于抚顺的屠城怎么就没有让他们清醒一点?
袁世卿这一次来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私底下囤积的那些东西,不多,但是想来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可以说这是袁世卿除了遇上程蝶衣,最冲动的一次。
既然有人背弃誓言,那么总要有人坚持,共存亡而已,谁的命不是命。
☆、第四十五章
袁世卿到了南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想当然了,甚至这个时候在南京守城的人不是唐生智,这让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唐生智的行动都不知道怎么开始。袁世卿不是没有怀疑过梦境的真实,但是那种感觉难以用笔墨来形容,真的就像是自己亲生经历一遍,自己不过是重生一遍的感觉,所以太相信自己的梦境,而且从他开始到现在,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错误。袁世卿将自己的那个梦境重新想了一遍,什么细节都不敢放过,甚至拿出了那一本笔记,仔细对照。
袁世卿在思索了良久才发现自己是想当然了,在和日军打,被屠城的时候,守城的那个人是唐生智,不代表一直以来就是唐生智,他以前本来就是纨绔,也不在乎其他的,不然的话,在哪个年代,他好好经营。也不会作为典型,开始就拿他下刀子。袁世卿不熟悉,只好找人去打探打探。
不论是现在守着的这个人还是唐生智,他们都值得敬佩。袁世卿在作为一个纨绔的时候是看不起他们的,觉得他们最终不过是背信弃义之辈,直到后来他才发现他们做的其实真的很好了。不是不爱国,也不是不想守城,只是在军令如山的情况下,不得不从。他们有他们的战略想法,而不是像袁世卿那样,那一刻,袁世卿突然间很庆幸自己的纨绔本质,就是为了一个程蝶衣他也能把自己摆在浪尖风口,何况是这样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