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为亲手为光所制,意义非凡,怕来回途中或生是非,便要还他。
“不用了,我现在使着你送我的玉笛,好的很,那个就留给你罢。”光摆手,短短数言间,送别的一行人已至山脚,再往前便是山门,他只能止步。
“还有什么话不曾说了?”
杨海见两人分明依依不舍,这会看天色尚早,还是出声催促。
“亮……”
“恩?”换了常服,公子翩翩如玉,转首展颜一笑,当刹红尘万里,“怎么了?”
少年唤住他,又是迟迟不语。
亮伫立半响,忍住了不舍,出声劝他,“光,你回去罢。”
光却是忍不住,眼眶终是红了,朝堂江湖之事他虽略听得一二,但生性聪慧,细细思量下来,心里明白的很,如今亮的嫡亲姊姊生下的皇三子被册立成储,与拥护皇长子的蜀山,已势同水火。
说是回去探亲,恐怕也是佐为怕徒生事端,遣他早早离开罢了。
光便慢慢靠过去,扒在他耳边,却是悄悄地问,“那我以后成为掌门了,你会回来当我的执剑吗?”
亮微微一笑,“承君此诺,必守一生。”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六章
亮离开之前杨海让他带了蜀山传递用的信鸽,说是有事可以互通消息,第二日起每天光都眼巴巴地等着,一得了空便跑去传讯处问,却总是空手而归。
如是一个月,光越来越烦躁,与门下其他弟子切磋,再没有往日里的耐心,不是重手伤了这个,就是挑那个的刺。
佐为往往都要训斥他几句,但这几天,却也不提了。
几回下来光再烦躁也都发觉了,佐为果然心事甚重,即便一旁观剑,眼神也并没有落在他们身上。
眼见着蜀山门人却是越聚越多,以往过年祭祖都未必在场的师叔们一一归来,不知从何时起,便有这样的流言,那日地动山摇,掌门召集同门,便是因此共商大计。
一时间门下都有些人心惶惶。
又有人说,这是天兆不祥。
这也不怪他们,江湖上最近流出这样的说法,蜀山在皇位问题上站错了队,如今的外戚看它就是眼中钉,而竖着皇三子大旗的昆仑一向与蜀山不合,早就蠢蠢欲动,哪肯错失这个借刀杀人的良机。
光与俗家弟子混的熟,种种传闻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只是他心思早在千里之外,哪里管它暗流汹涌。
又等了几日,他再忍不住,收拾收拾包裹,趁夜便悄悄地下山去了,一师弟家中是做漕运的,说蜀地沿江而下便是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