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没肺如皇帝,看着城墙前跪拜了一地的臣子,想起出逃时狼狈的情景,也不由地叹了口气。
“朕误信jian臣,使江山蒙难,愧对祖宗啊。”
难得听皇帝说人话的众臣们都有些不适应,却还是口呼万岁,说了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辩解之言。
皇帝倒是挺相信,觉得这场灾难主要是韬王太坏、自己太善,不禁又叹了口气。
皇帝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封赏功臣。
宣统已经是定国公了,就赏赐金银和房屋,宣络为一等永隆侯,宣凝为三等淮南侯,宣冲为一等安昌伯。宣净虽然军功不显,但被宣统请封为世子。
这些倒还罢了,众臣都知道,没有宣家不计前嫌,皇帝的皇位是拿不回来的,但是……娶宣家一个生了两个女儿的妇人为后就过了。
一群大臣开始上书游说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将大臣关在书房里,很认真地威胁:“要不娶阿绣,要不娶你们中的一个。你们看着办。”
……
回去的大臣们一边哭一边要求媳妇儿在明天上朝前,多拿几条裤子给自己穿。
第二天,大臣们吸取教训,不再说皇后的事儿了,开始说后宫。
皇帝就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很干脆地说:“要不不纳,要不纳你们。你们看着办。”
……
没想到经历了一系列考验的皇帝依旧是那个不靠谱的皇帝,一点儿都没有变!
大臣们哭泣着退朝。
韬王在哪里!
求回来。
韬王叛乱时期,大多数大臣都短暂地屈服过,这时候说话腰杆子也不是特别硬,部分地方上调的官员对皇帝不熟悉,也不敢随意开口,所以这件事最后还是这么定了。
这件事里最尴尬的莫过于宣绣的前夫光禄寺少卿。尤其是他的两个孩子,先前改姓宣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封公主。女儿是公主,媳妇儿是皇后,但他不是皇帝……这,怎么听都感觉吓人。
他辗转反侧了好几天,自觉在京城没有立足之地,干脆辞官归故里了。
和他一样尴尬的还有一人,就是端静的渣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