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莺啼晓?”冉念烟疑惑道。
谢昀笑道:“就是我们家一处水榭的名字,因榭字犯了我家的姓氏,故而只称名字。”
冉念烟道:“谢三公子这么和气的人,我当然记得,只是‘莺啼晓’这三个字有何典故。”
谢昀道:“是我祖父取的名字,那里背靠着一排杨柳,清晨时时有成对的莺燕,叫声清脆悦耳,上次是错过了,等以后我常常带你去。”
他的脸忽然又红起来,试问他们非亲非故,怎么就能常常带她去自己家,还不是成婚后的事。
幸而冉念烟只是含笑点头,应该没听出他的言下之意。
门外响起一串脚步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迭声的“表妹和谢世兄在哪”,一听言语里的热情劲儿就知道是徐泰则到了。
果然如沁芳所说,徐泰则所到之处,焉有不热闹的?
谢昀起身去迎他,只见他一身大红贴里袍,衣襟上还系着一串金绿碧玺十八子佛珠,两人见过礼,徐泰则就一步三跳地跑到冉念烟身边,拍拍手,叫小厮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只包袱拿过来。
再看随后进门的徐安则,此时虽已除了服,却还是素淡的深青直裰,头上是素银,一望便知是他那形如槁木的孀居寡母帮他打点的衣着。
徐安则一见谢昀,就把前些天读论语时的疑问提出来和他讨论,谢昀侃侃而谈,一旁的徐泰则托着下巴眉头直皱。
“咱们好不容易聚一聚,怎么尽说这些无趣的,快来看我和表妹下棋,上次输了一盘,这次看我杀回十局!”
原来,他带来的包袱正是一只围棋盘、两盒黑白云子,徐泰则不是不聪明,只是心思都花在博戏上,在同龄人中,他的棋力已算得上是佼佼者。
可惜冉念烟的棋路是谢暄教的,谢暄曾经用棋道教她理解天下之道,棋盘便是天下,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四角即是关陇、山东、江南、川蜀,四边即是三晋、齐鲁、江淮、两湖,腹地则是中原。中原虽重要,却是四战之地,不如把持住四角的任意一处,进可攻,退可守,为君者,也要首先遏制这四个地方的军阀。
正是这番高瞻远瞩将她的棋艺同徐泰则区别开来,不过百手,胜负已定,徐泰则急得满头大汗,观棋的人也是聚精会神,谢昀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