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助安禄山,贵妃又不曾为他说话,他自然无法如前生一般如鱼得水。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安禄山反而和太子李亨搭上了线。
如果说当初李亨对于李倓仅仅是忽视,那么,在李倓得了玄宗的喜爱之后,加上张良娣在一旁细数李倓的不是,已经上升到了厌憎。在他看来,他这个已然受封建宁王的儿子分明是一个巧言令色,靠着谄媚得到了皇帝的恩宠,疏远生父,不孝不悌之辈。
玄宗当初选择李亨,固然是因为他是先皇后抚育长大,但最多不宜宣之于口的原因却是,李亨素来恭谨,本身的天资又不出众,玄宗从不必担忧这个太子分去权柄。然而,当初令李亨成为太子的优点,到了如今却成了他对于太子愈加不满的地方。
太子如此平庸,百年之后,他如何放心将这个国家交给他!
对比那个深得他与贵妃喜爱,聪慧重情同时与朝中并无过多势力牵扯的建宁王,玄宗对于太子的不满愈发明显。
身为太子,本是下一任帝王,本该受到朝臣追捧,偏偏因为皇帝的态度而受到冷落,反而他那个从不被看在眼里的儿子,不仅深得皇帝喜爱,他那父皇更是数次感叹自己数个儿子竟不如这一个皇孙……诸此种种,怎不令李亨心生忌惮!
他本将皇位看做囊中之物,便是百年之后,他也只想将这个位置传给自己喜爱的儿子,而不是那个不知好歹的建宁王!
于是,在安禄山处处碰壁后找上李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建宁王李倓,显然已经挡了不少人的路!
李亨虽然在朝中愈加艰难,但他毕竟是太子,手中有着当初王皇后交予他的一些势力。而他现今的良娣身份不容小觑,其祖母窦氏与玄宗的母亲昭成太后是亲姊妹。种种操作之下,安禄山虽然并未如当初一般官位煊赫,却也成为了范阳节度使,掌兵八万。
日前范阳起兵,虽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其实际兵力却是十八万。
比起前生,多出了三万。
回纥借兵十万,助安禄山狼牙军清君侧,斩杨贼。
莫雨冷笑着将另一封密信取出,这是属下密探从回纥王处盗印来的密信,出自太子李亨之手。这个前生为了驱逐狼牙军而向回纥王许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的肃宗,如今为了令回纥出兵助他诛杨贼,登帝位,许回纥从龙之功,愿意下旨令其拥有在唐之边境劫掠金帛、子女的权利。
李亨素来胆小谨慎,如此胆敢有如此手笔,想来是和玄宗如今重病的缘故脱不开干系……玄宗病重,却不宣太子入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