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制了曹魏骑兵的冲阵。而这些年来诸葛亮对八阵图的推演、改善,对于曹操来说,始终是万分忌惮的。
如今诸葛亮对抗他们的方法越发的多,他们若依然没有任何进步,一统天下岂非是越来越难了?
曹操每每想到这一些,便觉得头疼地快发疯了。唯有命华佗来扎上几针,才会好上那么一些。
而今曹植的话,无疑是向他指明了另一个方向。
——他们找不出对付诸葛亮战阵的人才,方法,但如若从兵器出发,使弓弩射程越远、力道越大、发射次数越多,使战车辎重负担越小、乘坐之人越多、防御越佳,则刘备与诸葛亮又是否能挡住无往不利的曹魏骑兵呢?
无人能忽视兵器之利,从千年前的铜器发展为如今铁器,千百年来战场之中兵器的每一次发展,总能缔造一次奇迹。若他们能毫发无损便冲散诸葛亮战阵,刘备军队又有何可惧怕的?
一想到这些,他心下便猛然炙热起来。只是历来兵器每一番改良,皆是前人心血集合……曹植这般说,只是单纯意识到了兵器的重要性,还是胸有成竹呢?
曹操凝视着曹植片刻,方才询问道:“老四你这么说,是心中有把握,还是打算令他们试着造一造?”
曹植躬身道:“回父亲,儿有至少五成把握。”
曹操眯了眯眼:“你打算改造出何种兵器?”
曹植便命人呈上他所画的图纸。这些图纸中有一样是一把奇怪的弓弩,弩臂、弩翼比如今的更短,弓弦则更为强韧,看起来颇为奇怪。而一旁注视,则是说这种弓弩若当真能制成,则能一弩十发,乃至二十发。
曹操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目不转睛盯着这些图纸,缓缓道:“这些是你想到的?”
曹植道:“是一位工匠想到的。”
曹操这才抬起头:“是何人?”
“马均先生。”
马均是何人呢?
马钧今年不过三十余岁,出身贫寒,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尤其喜欢琢磨这一方面的东西,在曹植提出改进工具时,不知是为混口饭吃抑或当真有所才学,便投奔而来。不到半年,却当真改进了水车,实乃人才。
但仅是如此,也便罢了。这人改进了水车之后,在曹植感叹了一句“不知兵器又如何改造呢”后,当真废寝忘食地翻阅此方面书籍,明白它们原理、缺点之后,更在一月之内画出了这些精巧的构思,简直匪夷所思!
曹操瞧着距离十步之远,偶尔抬首偷看他一眼,甚至有些瑟瑟发抖的马均,心中略微不喜。但他一想到手中这些图纸,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