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计。
乌桓大败,北方悉平。
五月,曹操平定许都内乱,领兵亲征汉中,并命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众多文士随军。再命曹丕曹植为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各自领兵两万。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开始直到完结,都应该算是完结前的高潮了吧,其实我本来打算写到曹总去世那一年,算起来还有2年~结局开放式的话会被你们打死吗???
修改了一下上章错误,囧。
☆、第98章
在每个时代;每个阵营必然至少会出现一位高瞻远瞩之人;得以预言未来终将发生之事。
譬如鲁肃早在投奔孙权时就将北方隐患以及南方优势尽数分析告知孙权他一定可以成就霸业;譬如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只要赶走刘璋占据西蜀再占领汉中也定可以成就霸业;再譬如赤壁战后郭嘉对曹操说只要北方隐患尽除死占汉中等孙刘内讧也一定也可以荡平天下。
三方说的都对,三方也都想得太美好。以至于如今一个小小汉中,成为是否得以三分天下的关键。
为何呢?
其首要原因,是汉中自古乃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它地处关中;南以以秦岭为险,北以大巴山为界。因大巴山绵长;而秦岭险峻;此前曹操占汉中;越秦岭南攻益州太难;若刘备占汉中;越大巴山北上则较易。如今西蜀中心在成都县,由通往汉中的金牛道北上要比从米仓道绕道更为捷近;益州与荆州相接;由米仓道进军入三巴;则可威胁西蜀与荆州边境。再因嘉陵江与汉水缘由,汉中对于刘备而言地位远远重于曹操。
其二,刘备麾下有谋士法正以为,如今汉中的将领才能不足以保全汉中。且北方瘟疫连年,必有内忧。倘若此时可以攻取汉中,不仅鼓舞西川将士,更能看尽凉州、关中,威胁曹军。哪怕刘备此番再无力北上,至少得以确保西蜀安稳。
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刘备终于下定决心,领兵亲征汉中。
事实上,倘若曹操大方一点愿将汉中“借”给刘备,那么可想而知接下来形势必为孙、曹、刘三分天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新世纪和平年代。而作为苦逼主角,曹植也顺利升职出任世子,本文也可以马上迎来大欢喜的完美蛇精病结局了。
可惜,汉中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既然刘备得到了它便可瓜分天下,曹操是绝对不会允许这般事情发生的。
先前早在建安十六年正月,曹操听从郭嘉谏言西征汉中张鲁。是时马超韩遂等人反,贾诩以离间计破之,后为钟繇乐进埋伏斩杀。不久,张鲁不战而降,汉中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