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更是少之又少,至于扶风族大多是族内通婚,最多不过是和茂陵城的守军们就地解决,至于西凉本城自然僧多粥少。
张辽属于吕布的嫡系班底,追随者甚众,自然有很多人为他操心子嗣繁衍问题。至于高顺,不了解他的都十分惧怕,真正了解他的又都知道他喜欢张辽。这种感情纠葛,在西凉内城明眼人都能看出一二来,又谁都不会多说什么。
就是高顺再好,张辽也没道理放弃香火延续不管不顾的和他搅在一处。若是满城皆断袖,西凉不要别人出兵攻打,数十年后便会自然消亡。在西凉张辽很多时候都被当成士兵们的模范,至于吕布那属于盲目崇拜,相当于图腾一般的存在。对于西凉城的千百军民来说,只要有温侯在,便无往不利高枕无忧。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关于修远未卜先知的传言越发离谱起来,连带着把他和吕布的关系也上升到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度上。
众人理解他们断袖龙阳,却绝不会去效仿。至于贾诩和樊稠嘛,一直低调的毫无存在感,官阶稍微低一些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西凉还有贾文和这号人物在。他们断袖当然不会在城里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可张辽和高顺不同,要是他们的关系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对西凉而言,恐怕就是灭顶之灾了。
他们在军队里,一个收官兵,一个收私兵。是所有底层百姓出人头地的希望,稍微有些大的动作都会被城内百姓们津津乐道。有亲属家眷的会投效到军营里,最近几年西凉周边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官兵也是只养不战。而那些来历不明,从遗族边陲逃难而来的奴隶们则会想方设法的加入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和鬼面营为西凉刺探消息,换取难得的容身之地。
这些明面上的事,张辽比任何人都清楚。就是高顺自己也因为种种复杂的牵扯不会把自己的心意摆到明处让张辽为难。于是他们两人的事只好一直这么拖着,一个追一个逃。几年前张辽被夏侯惇射了一箭伤了底子,高顺就变着法子让他休息,甚至连煮饭煎茶也一手包办,而张辽只能在泥潭里无奈的拖着,不应声也不拒绝,完全找不到彻底解决的办法。
作为彻头彻尾的旁观者,马超其实能理解高顺的想法。他自小和吕布一起长大,最初是被老侯爷作为吕布的侍卫来培养的,除了武功以外并不会花多大心思去教他做人处事的道理,作为一个战乱中流亡的孤儿更不会有人用延续香火的压力来改变他对张辽的钦慕。
修远和吕布对高顺而言是主子,他绝对不会产生除了效忠以外的多余情绪。而同为吕布下属的张辽则不一样。高顺读书不多,对精通军阵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