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将回廊连接的格子围栏的影子投在路中央。肖静和高杉就踏着地面的格子走过。
“即使是夏天,周围的建筑、布局也会使人觉得很清爽。”
“可现在是秋天啊!”肖静说。
肖静和高杉走过回廊连接来到了曲桥上。
肖静将身子俯在栏杆上。
“水面好象泛着红光啊!”
“什么?”
高杉也凑了过来。莫非自己的血液顺着水流流到这边了吗?
“你喜欢园林,是因为富有幻想吧!站在这里,我也会产生一些以前没有过的幻想。”
“是啊!美的幻想。”高杉坚定地说。
他将头转向一旁,透过假山,他看到后面栽着一棵芙蓉树。树上已经接满了豆角状的果实。
“美的幻想?什么是美的幻想呢?”
“就是人去寻觅美的幻想啊!无论什么东西,都会有美的幻想的。”
“你去看过红叶吗?”肖静问。
“红叶?”高杉顿了顿,说:“这倒没有。”
“红叶那样的东西,一定会有更美丽的幻想吧?”
“或许是吧!”
“不过,我曾听一位朋友讲起过。”高杉说,“可惜我一直没机会去。”
“今年的红叶时节还没到呢!到时候你可以去看看。”
“在石门坊吗?”
“是啊!”
“那位朋友说的也是这个地方,你们两个都说那儿的红叶那样美。我真想现在就去观赏啊!”
“现在红叶还没红呢!到时候,我也想去看看呢!”
“是吗?那就一起去吧!”
“好的。”肖静望着高杉的侧面说。她的心情平缓、柔和。
园子里已经显出一派秋景。树叶也不那么绿了。
院中秋竹萧瑟,一片灰淡。
“那边的陈列室里有‘扬州八怪’的书法真迹。我们过去看看吧!”
脚踏在模板上,传出“咚咚”的声音。地面也震的微微发颤。
陈列室只挂了一部分绘画书法。大部分都收藏了起来。不是遇到什么重大的节日,这些真迹是不会轻易展出的。
郑板桥专题陈列室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手迹以及文字图表,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以及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
高杉在一幅竹墨画面前停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