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锦收拾了碗筷,自去找书看,见一本是汤头歌,一本本草,另一本却是黄帝内经,其余脉象等书,略过深奥,便捡这入门的看。
看了小半夜,又盘算了自己剩余的钱粮,她本意有心开个包子摊,再卖点骨汤馄饨面之类的。然而算算,她手头也只有六两三钱银子加两百多钱,还要租房吃穿,马上就要入冬,冬衣柴米岂不都是银钱,而且冬日做生意辛苦,这古代又没有暖气……
到底按下心思,先安心过了这个冬才是。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姜锦早起,和面剁rou,以骨汤为汁,捏了两笼高汤小笼包,这种小笼包比用rou皮汤的更鲜美清爽些。
鲜嫩多汁的小笼包加热腾腾的小米粥,只把孙老太太吃的嘴都合不上,要不是她儿子早婚了,她肯定要把姜锦留下来当儿媳妇。
然后她又想起姜锦遭遇,心里开始大骂定南侯府,这等好孩子,定南侯府都不要,果真是瞎了眼了。
她以前是御医夫人,也颇见过几家小姐,便是金珠翠玉,绫罗绸缎打扮着,这般有善心脾气好,又明白又勤快还做的好厨艺的,可真没有。
定南侯府是不是瞎了眼,这不好说,不过最近过的颇不顺倒是真的。
本来与秦王府讲好的婚事,眼看着又生了波折,起因还是姜锦。
第16章 竹篮打水
从来儿女婚事,当父母的总比当子女的顾虑多。
秦王府那位长宁郡主一颗心都挂在定南侯世子身上,自然是不论如何都一心想嫁给陆齐林,但是当爹娘的就没那么不理智了。
柳叶在定南侯府前一跪,说好的一千两银子固然是打了水漂,定南侯府的名声也臭大街了。
秦王是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都觉得定南侯府这事做的不厚道。更不用说精明的秦王妃徐氏,顾虑重重。
徐氏原是出身世家大族,因秦王没什么心眼,她是太后当年特特给儿子挑出来的,能顶门立户的精干女子。
本来徐氏倒也觉得,陆齐林少年英才,出身定南侯府,又立有大功,虽然前头生看个庶子,不过是丫环生的,翻不出什么风浪来。长宁又痴心一片,闹着非他不嫁,倒也可以为配。
但姜锦的事被柳叶闹的人尽皆知,秦王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