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大夫,你若是不觉得唐突的话,可否张开嘴巴给我看看。”
人命关天,搁往常董慈是不敢称呼自己为大夫的,因为她学医半途而废,并没有多少临床经验,中药的剂量掌握不好,她也不敢胡乱治人,但口吃这个病,按照以往的统计和惯例,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是不需要吃药的。
问题是她现在只有九岁,说自己是大夫,别人怎么会信她。
董慈心里准备了许多说辞,准备加足马力推销自己。
郑否之却只是愣了愣,就依言张开了嘴巴。
他面色很平静,眼里既没有希望也没有失望,想来是被大夫看过很多次了,但他又不拒绝治疗,这就说明他本身是一个很冷静乐观的人。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合纵连横,评文论道,文人士子就是靠舌头吃饭的,口吃结巴甚至会背上不详的骂名,郑否之作为一个文士,又没有一张利落的嘴巴,日子难过理所当然,他现在还能这么平静的对待此事,已经很难得了。
遇到这样的病人,是医生的福分。
声带没问题,董慈又伸手在他的脑部按了按,边按便道,“我先问你几个问题,是你就点头,不是就摇头。”
郑否之没有一丁点不耐,也没有觉得董慈的动作很失礼,反而是朝董慈安抚性的笑了笑,大约意思就是治不好也不用担心。
董慈问道,“你家里面的长辈有没有跟你一样的?”
郑否之摇了摇头,排除了遗传性语言功能失调的可能性,董慈又问,“你几岁开始这样的,记得么?”
郑否之点点头,开口道,“九岁。”
董慈心里大喜,又问,“那一年你有没有生过什么大病,特别严重的那种。”
郑否之想了想,也是摇头,董慈从高台上跳下来,眨了眨眼睛想,面前这个年青人,有八成是需要一个心理医生。
不过就算她判断错误,是真的生理病变导致神经异常,她也可以让他经过一系列的医学训练,改善结巴这种症状,更何况,郑否之口吃程度并不严重,只要持之以恒,就算光靠练习,也会有所好转的。
董慈思量的时间有点长,郑否之朝她笑了笑,又摆了摆手,道,“没关系。”
这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