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牵扯甚广,为大局稳定,你定然不会定下株连之罪,只诛灭张平等谋事之人以安民心,我说的对不对,阿政?”
赵政停下脚步没说话,董慈说着四处看了看见没什么人,凑近了低声道,“我不认识张平,但是他有一个儿子有安邦定国之才,此子自小聪慧机智比甘罗还甚之,而且他是个至孝之人,现在才八[九岁的样子,阿政你想想看了是杀是留都随你。”至孝之人就意味着他要报仇,聪慧机智意味着他有报仇的条件,这冤仇能不结还是不结的好。
在后世张良是妇孺皆知的名人,毕竟是写在小学课本里尊老爱幼的范本人物,他刺杀秦始皇最主要的原因是为父报仇,机缘巧合后来跟了刘邦,刘邦称他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个能臣能将,董慈对赵政的了解是她将张良的未来和可能性说出来的原因和条件。
虽说这样说不太好,但赵政骨子里确实是自傲自大,这从他当年被韩非所拒却依然放他回国,知道张耳陈馀张苍的事还旁若无事的重用他们就能看得出来。
更何况比起杀掉张平张良父子,对当下的时局和情形来说,网开一面并且善待韩国子民是更有利更稳定的选择,董慈还想说什么,被赵政拥着往前走了, “好了寡人知晓了,待王青探查的奏报送来再说便是。”
董慈能说的都说了,如何选择在赵政这里,董慈见他确实准备掂量一二,倒也放下心来,这世上确实少有陛下搞不定的事,只要他肯花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洛殇莲宝宝,我明天再试试能否加更或者更六千罢,不过我说了你们估计都不信我了,(づ ̄3 ̄)づ
第111章 只能赢,不能输
书房人很多, 秦鸣, 王青,蒙毅蒙恬,王琯,甚至相国吕不韦, 上卿张苍也在, 见了董慈赵政进来纷纷行礼。
吕不韦见了董慈就乐呵呵的, 一通夸夸得董慈无地自容,说什么得此王后乃是一国幸事云云, 偏生赵政在旁边不帮腔,董慈只好自己连连行礼连称不敢当, 说实在的, 始皇陛下就经常被各种使节歌功颂德, 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面不改色的。
赵政拉着董慈在案几前坐下来,秦鸣把重新整理好的文简全搬到了两人面前,秦鸣眼里都是红血丝,黑眼圈重得大家想忽视都不行。
董慈随手拿了一卷翻看了起来, 随口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