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故事,而在于这个故事背后的反思。
小说的开篇由“属相”引起,娓娓道来,像同朋友拉家常,的确感人至深。但这部长篇小说感动人心的决定因素,因为作者并不像时下很多网络小说那样,单纯以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来煽情,而是以此为依托,将其作为一个展示人物性格形象的舞台。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其中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鲜活起来,最终在读者面前立起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作者的这肿对人物性格的精雕细刻不仅体现在主人公李湘辉身上,同时也在其他人物,如钟离东、东方一笛、杨小小、伍晓琴以及杜鹃红等人身上显露无疑。
作者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且又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对社会、对生活固然有很深的理解。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他给了主人公最为残酷的结局,而这种结局更是生活和命运的结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遭受爱情和生活的痛苦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一生经历,有一定的命运因素,但徃徃也有更多的性格使然。命运之神安排了生活中的一切,却偏偏不给人们剩下一个“假如”。为此,我李湘辉想说的是:假如生活能从头开始,我仍然不懊悔的是我自己所走过的路,我不怨懑我所经历的一切。假如生活从头开始,我愿意仍然使我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不幸和苦难。”
人性之美是建立和保持人类文明的客观基础。正因为如此,彰显人性之美是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一切宣传教育的永恒主题,而文学在这方面则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人性的美不应当以正面的表扬来宣誓,应当而且可以在多个侧面上加以表现、深化、衬托。拿这部小说来说,其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正于此。
还有,这部小说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出色的创作才华。作者优美的文笔、巧妙的情节逻辑安排和铺垫,的确显示了他对长篇小说创作真谛的完整理解和应用能力。当然,作品并非完美无缺,如有些章节还缺乏一些张力。希望作者在今后加以克服。最后我认为,还是小说阅读网的推荐写得好,现抄录如下,作为本文结束语:“作品精雕细琢,创作风格平实中略带幽默,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都市色彩,凸现出都市人特有的风采。整个作品摇曳多姿的内在力量和深度精神,极具感染力。”
作者:罗永超
四、 我读《北京的过客》
北京读者:周年国
长篇小说是文学构建中的大宫阙,洋洋洒洒的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字,人物众多,纷繁复杂,没有丰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