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层面:千年心颤抖
“一个丈夫一个老婆,这玩意儿合理吗?合时代潮流吗?”如果一夫一妻制已经不符合人性,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只是靠道德法律在维系,只是习惯势力的延续,对偶婚姻如果只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古老建筑,总有一天会像苏东社会主义一样坍塌,那么,我们是否应当与时俱进?是否应当冒险超前?
《性文化心理透视》前言
自从人类揖别猿类,是否还留了一条“猿的尾巴”——性交配?性文化到底是不是人类文明史当中一条重要的线索?因为无论是宏论滔滔的思想家还是下笔如神的文人墨客,无论是谦谦君子还是猥琐庸辈,只要提及人尚有“动物的本能”时,都毫无例外地是指——性。
医学对人体各个器官以至于神经系统、精神因素等等所做的生理解剖分析,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人会因大夫或医学家把人还原为动物(或者生物)而羞愤。因为谁都知道,在任何与人相关的领域里,人毕竟是人!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以至于生老病死,都“人类化”了,文化化了。悠久而厚重的文明史把吃喝都修饰和浓妆淡抹为“人的行为”——而绝非动物的行为。可是,当人们那或矫健或蹒跚的步伐、或灵巧或笨拙的双手、或苗条或肥胖的身躯、或炯炯或呆滞的眼神、或生动或缺憾的容貌……尤其是大脑或心灵纷纷从人类孩提时代即开始千变万化的时候,人类的生殖部位却似乎始终是“猴子的屁股”。
性行为则更像是一个“黑洞”,一切丰富多彩也好、博大精深也罢,都要在“黑洞”面前戛然而止。也许“文明”会转借着“人间烟火”“七情六欲”之类的似贬似咒的“命题”,甚或有幸凭借从“爱情”那里窃来微光渗透到“黑洞”之中,然而毕竟黯然失色许多。
于是,性,是人伦道德遇上则驻步不前的雷池,也成为许多人的人生折戟沉沙的陷阱。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是两种倾向严重阻挠着人们的性爱生活:一是禁锢与压抑,以种种变形变相的观念渗透蔓延;一是“性开化”“性解放”似乎像失去方向和堤岸的潮浪,喧嚣泛滥。
然而,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渗透力、影响力,相对于经济和利益,相对于消费方式或生活方式,其变化发展总是比较滞后。或者说,是其中的核心部分难以与时俱进。人们告别了单一、僵化的思想认同和行为模式的价值依据,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多元复杂,这在中国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应当说是进步。但代价沉重!现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