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与交流黄段子的口若悬河构成鲜明对照时,黄段子究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找到的一种休闲娱乐的地界,还是再次受到愚弄,应该是很清楚的。县里的举人、假洋鬼子、赵太爷等等都在淫笑盈盈的时候,阿Q和小尼姑以及吴妈之间的“幽默”只能是他们既摆弄又嘲弄的佐料。
黄段子,从制造到传播,聪明机智地施展创意,津津乐道地宣讲演说,将中国人的智慧在意淫的“艺术”领域进行戏谑,在自我人格和异性人格的双向亵渎中,将性解放进行曲歪曲成折磨尊严和矬化人格的变奏。
中国常用成语中包括“心口不一”“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等等,有“言行一致”,却没有“言心一致”。“发自肺腑”“发自内心”,被使用了多年,但很难说进入了成语的阵容。可能是因为,对于“言为心声”,人们一般都很难彻底相信,因而有所保留。“言为心声”不是没有,比如说黄段子就是。但是关于口和心的关系,不光是相符不相符的问题,还有另一种意思,那就是: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利害。第一是心里想的说出来有没有用;第二是心里想的说出来会不会带来损害。由于有了这两条,“言为心声”和“实话实说”就被大大打了折扣。说出来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般就不说;可是人有那么一张嘴,总得说点什么,所以干脆挑没用的说,挑没有什么风险的说。
不知黄段子撞了哪一位的腰(2)
说黄段子跟吃美味佳肴往往密切结合,聚餐是黄段子风行的最佳场合。或许因为“秀色可餐”,或许因为追求“色香味俱全”,是“食色,性也”的最佳现代注脚。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口头过瘾,解馋。但两者区别也很明显,酒足饭饱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实效,而黄段子最大的问题是口头释放,有点像隔靴搔痒,不解决实际问题。甚至黄段子会使体内里必多和性欲望愈发强烈,结果适得其反。所以通过黄段子的热烈交流,释放变成了添堵;过瘾变成了挑逗;挠痒变成了撩拨。因而有必要严肃指出,黄段子流行是打着性解放旗号进行的新的性压抑,是社会上浮躁焦虑之风拱出的一个新的肿块,是变态心理借助人际交流扩大和科技手段更新而孕育出的新的怪胎。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汉语,是国家地位提高的标志之一。但这件事有两面性,黄段子流行最能体现其负面效果。本来中国人在黄段子中大玩文字游戏,即使汉语不错的老外也被造个懵懂,可如今不一样了,不少老外汉语水平迅速提高,已深解其中机理。原来,你们中国式的幽默就是放肆,放肆得将什么千年古国、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