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妒妇之悍”。
有这样一则古代笑话,说的是某公学而优则仕,被派驻某地为官。新官上任,该县太爷头一把火是召来三班衙役,为的是求证他心中的多年疑惑。只因该官素来畏妻如虎,今已为官一任,迫切想了解其他丈夫们家中境遇,指望从中得到借鉴。群雄来到,按县太爷号令,惧内者站到东厢。忽喇喇一阵过后,东厢人满,原地仅剩一人。虽然不悦,心中倒也窃喜:总算有一神勇之士,竟能傲然屹立于不惧内之境地,如此胆魄过人,敢不请教。不想该独立者答曰:“小的不敢随众,概因老婆有令:人多的地方不许去!”
阴盛阳衰,是一种并非科学和严谨、带有想象色彩的概括,其实男权社会总体格局没有什么改变,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且恰恰是因为男权,女性的“喧宾夺主”“反客为主”更显得扎眼。然而从特定角度来看,从古代的“惧内”到今天的“气管炎”,向母系社会的“返祖”现象,倒是十分耐人寻味,从心理层面来说,男性对此现象的自审反思也很有价值。
时下,不但有人以“气管炎”互相调侃,某某淡然承认自己患有“气管炎”,更有人直言不讳、不无骄傲地宣称自己就是“气管炎”,宣称“怕老婆是男子汉的美德”云云。此等现象,从社会心理上来看似有以下原因:
其一,随着社会开放所带来的视野拓宽,男人变得开朗坦率,不仅勇于承认以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而且眼光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将女人地位的相对提高看做是自己的耻辱。
其二,两性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女性在社会上总体地位的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的氛围里更加受到尊重,更多的家庭已不可能固守“男尊女卑”的防线。
其三,女性优势和男性优势的互补机制,在家庭形象中显露。女性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际层面的提升,使她们不可能“围着锅台转”,不可能只是“贱内”“拙荆”“屋里的”“我家做饭的”,既然如此,她们的形象如何实际上已经纳入社会对男人总体评价的眼光之中。“夫贵妻荣”“妻以夫贵”的观念阵线已被突破,“妻贵夫荣”“夫以妻贵”的观念早已升温。甘当“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是对于作为自己妻子的女性之优势的一种炫耀,不仅不丢人,还可以滋生一种美滋滋的骄傲。
其四,甘当“气管炎”,也是对家庭中职能分工的一种聪明的“小计谋”,即对于妻子在“管理”中付出精力和辛苦的一种默认。家庭中的“董事长”和公司的老板不一样,做妻子的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