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了,非常侥幸,自己得意的说了句:“妈的,这么烂的英语也能到美国来留学 。”
事先联系好的师兄在机场等着他的到来,从肯尼迪国际机场JFK一路穿过纽约曼哈顿,过了一座桥到了新泽西州。在路途,秦真师兄不停地介绍路边的风景,陈翔很累了,几乎在发呆,也就没有认真听秦师兄说什么,而且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机场叫JFK,曼哈顿是什么地方,新泽西州也非常的陌生。当时申请学校时,只是听在休斯敦留学的表姐说,新泽西理工这所学校的PHD很容易申请。于是没有任何缘由的来到了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陈翔来说,哪里都一样,因为他对任何地方都没有兴趣,他来追求知识,来好好扎根。过去几年到处漂泊读书的日子告诉陈翔,不能再到处漂了,得在一个地方扎根,得有稳定的情感,守住一份工作一份情感。很多很多决心在他脑海里面不断浮出来。这是对过去 放荡不羁的那些年告别,继续告别,告别的如此艰难和压抑,以使得他的胃痛继续的加剧着。但身体的疼痛无法阻住他对灵魂的挑战。师兄把他送到了新泽西理工,在物理系办公室里面见到了一位新生李查,很快和他认识混熟了。
李查,1984年6月5日出生,北京人,在北京上大学读研究生,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典型的老百姓过日子型。他似乎没有陈翔那么多对自我灵魂的挑战。来美国前,和女朋友领了结婚证,老婆半年后就过来陪读。想着顺顺利利平平淡淡读完这几年书后找份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应该是他一生的追求。
刚来美国的时候,陈翔和李查混得火热,互相照应,在同学朋友中也比较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之后就建立了以他俩为中心的十来号人的friend group。 李查本份,学业好,最重要的还是一大厨。来美国的前半年,他们这群留学生最主要的业余活动是窜门吃饭,那李查这厨艺就派上用场了。大伙都指望着他做一顿美餐来好好享受这周末闲的蛋疼的日子。李查也很投入的和大家建立好关系,带着大家做美食,什么地三鲜,麻婆豆腐,红烧牛肉。每次聚会吃饭,大家都不要出他那 份买菜的钱,这点让他异常高兴。李查还有个特点,大家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如果不服从,首先是写在脸上的不高兴不耐烦,然后是不会叫你参加周末吃饭的活动。 他要当老大,大家都服,非常的服。陈翔也服。陈翔见人都是一副陪笑奴才德行,自然招人喜欢,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不时的将一些新朋友介绍到这十人friend group里面来。在美国,最可怕是买了手机,手机一直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