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面孔、孱弱的身躯、空洞的眼神、绝望的泪水、随时都会爆发的控诉,交替着出现。所有这一切,都曾经让我感受到过亲情的无力、爱情的脆弱、人性中的丑陋。所有这一切,仅仅源于“毒品”这两个触目惊心的汉字。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两个人一起进入了颇为艰苦的创作。这个过程持续了四个月。我们不断地讨论、不断地颠覆以往的结构,甚至就一句话、一个词反复地推敲。之后,是她的一次次修改,甚至推翻重来。当她把最后一稿放到我面前的时候,我知道,她已经把心底最疼痛的回忆全部呈现出来,她完成了一次创作,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小说的精彩与否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女孩子重生了。
我从来没有问过,在这部小说中,有多少情节是她过去的感情经历,有多少是这些经历留下的深浅不一的印痕和多年以后重新审视自己而不自觉地产生的联想和对记忆的扩展与完善。我只是问了一句:“我想,这应该算是一部私人经历小说,你说对吗?”她轻轻地点头作答。那一刻我在心里深深地感谢她,感谢她的勇敢。我想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或许都会和我一样,感谢这个年轻的女孩子,感谢她这么长时间呕心沥血地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教益。
从事个人情感经历的采访10年来,我第一次遇到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固执而勤奋地用写作这种方式来梳理自己。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目的从最初就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个人的感情宣泄,而是要用一个注入了鲜活的血泪的故事,来为我们呈现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奥的道理。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历程也因此具有了超出想象的社会意义。
编辑和修改这本小说的那些日子,我仍然经常能够在我的网站、论坛中看到郜玮的身影,我们仍然很少交谈。每次相遇几乎都是深夜。我记得,她曾经告诉我,她喜欢夜晚也害怕夜晚,夜晚让她感到安全,同时也陷入莫名的忧伤。改完了最后一稿,刚好也是深夜。我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明月当空。那个时刻,我忽然想起曾经采访过一个吸毒的小伙子,他告诉我,在他生命中那些和自己的欲望斗争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安睡过,却也从来不曾见到过皎洁的月光。于是,我替郜玮写下了这本书的名字——《毒月亮》。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我希望,郜玮的这部小说能成为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送给所有读者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我更希望,从这本书诞生起,她的生活,永远皓月当空。
2005年5月6日凌晨
《毒月亮》引子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