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复旦校友,她还是上海媒体的同行,上海电视台前英语节目主持人唐文文。她享有本年度全球惟一一份全额埃菲尔奖学金。
两人像所有上海人一样,忍不住低声开讲上海话。陈香墨回忆了半天复旦校园生活,忽然想起件事:“这里上海学生蛮多的,为什么在一起还说国语?”
“哪来很多上海学生?”唐文文一噘嘴,“这里谁都爱假装我们上海人。有的连上海话都听不懂。”
“哦,为什么?”
“谁知道,不高兴了骂我们小市民,到国外就攀着大上海!”她说完,示意先不谈下去了。
大家交换座位边吃边认识。
王林和陈香墨今天谈得挺开心。听说王林毕业于计算机专业,陈香墨便认定这是理科生和文科生之间的对话。在商业社会里,是不是理科生向智商财富倾斜,而文科生独占了情商资源?
王林并不拘泥于陈香墨的思路,他感兴趣指出的是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思维方式的不同逻辑。西方人习惯于数理逻辑,要求用数字来证明任何论点;而以古中国哲人为代表的东方形式逻辑,则充满对人生经验和社会智慧的顶礼膜拜。这种差异使东西方学生们非常容易堕入相互攻击的陷阱,但很少有人从比较文化的宽容角度来考虑问题。
陈香墨相当激赏王林的分析,觉得商学院里也并非全是言谈无趣的生意人。
王林则表示今后十分愿意与老大哥多多切磋。
临近终席时,一位本科女生崇拜地望着张洪平说:“太光荣了,我们有一位中国籍的学生会主席!”
大家随声附和,听得出也是由衷的。
张主席稳重地摆摆手:“没那样严重,为大家做点事而已。”
坐到陈香墨边上的北大毕业生老刘说:“张老师不错。”
“张老师?”陈香墨不解。
“你不知道?出来前,老张是北京新东方学校的TOEFL辅导老师。”
“哦,是吗?”陈香墨惊奇地想,“新东方老师,乖乖。”
传说新东方老师们都用百元大钞当席梦思。小偷进门都直奔床垫而去。而每个小偷还都看不起新东方学校创始人老俞,说他为点钱,放任手下的教师在课上糟蹋自己,说他是农民真没冤枉他。
上山回校的路上,张太太东云指着陈香墨的破皮鞋说:“香墨,鞋破了不冷吗?”
一听陈香墨说出破鞋原委,她回头和张主席说:“老公,这镇上连个鞋店也没有,啥时候咱开车陪香墨去一次凡勒喜商业中心吧。”
第二章 发达与破产(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