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课前一天,光案例,平均每个学生就拿到了1000页。其中当天就要看完的不少于300页。除了陈香墨,所有中国学生都选了英语班。陈香墨当初为了看法语原版电影,在上海法语培训中心读了几年夜校,还到巴黎大学上了一届暑期班。现在派上了用场,进了双语班。但他一啃讲义,不由得暗暗叫苦。专业词汇令阅读速度如龟步行,今夜不眠也难看完必修的案例。
奇怪的是有人楼上愁,有人喝闲酒。
宿舍楼有个附设的钢琴酒吧,酒吧里人潮汹涌,欢声笑语。疯狂的迪斯科音乐翻滚而出,吵得看书的人头大。茜茜莉娅就抱着讲义去了教学楼。
最大的一份讲义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经营实例。西南航空从1975年起对外营业,只有4架飞机往来于3个城市。到20世纪90年代,它成了美国增长最快的航空公司,“9·11事件”使美国航空巨头们濒临破产,可西南航空却一枝独俏,继续赢利和快速增长。
明天上午,本届MBA学员就将和“策略”课的教授一起,分析西南航空的成功之路,并对教授罗列的决策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午的课,看题目也很有趣,“跨国公司的多重文化冲突”,预示着这些来自各大洲各大洋的学生都有发言权。
夜深了,酒吧也打了烊,因为服务生都是学生兼的,也要回去温课。只有夏子和比尔赫还在平台上。遗憾的是他们并没在交换脑子,而是在交换唾液。
200多名学生分成75人的双语班和100多人的英语班。
教授葛莱特上下午分授两个班,巴黎一商的每个教授都是精通两门以上语言的语言天才,80%以上的教授会讲3门语言。
“你们都读了案例,请告诉我西南航空公司成功的要素是什么。”葛莱特年纪不到四十,长得清瘦和雅致。
“他们找到了低成本的秘方。”美国同学布芬的法语糟糕得很,但他一点不害羞地抢着回答。
“西南航空推行平面管理模式,没有官僚主义。”英国人约翰说。
“他们保守经营,没有快速扩张,因此降低了经营风险。”狄罗涨红着脸。
“非常有见地,”葛莱特把大家的观点一一写在黑板上,“能不能给我一些数字来证明?”
大家噼里啪啦把讲义翻到附录表部分,肤色黑黑又喜欢微笑的亚辛慢条斯理地开始分析数据,什么EBIT、EBITDA、WACC的一大堆,听得坐在第一排的陈香墨快要昏过去了。葛莱特露出调侃的笑容,说:“说实话,我对金融学不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