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我把财务报表给你看。”胡安大方地说。
两天后的下午,王林从胡安寝室里出来,感到很满足。胡安的财务报表让他兴奋。
他打内线电话把没课的白帆和廖顺顺约到自己寝室,要谈‘中国周’的事。
“‘中国周’已如箭在弦上,没退路了。我们统一一下思路,赶紧落实。”王林说。
“你负责哪些事?”白帆紧盯他。
“不忙具体事务,先定下游戏规则。”王林说,“资金运筹是第一要务。”
“钱哪儿来?”廖顺顺问,“有多少?”
“一是跟大使馆要的文化活动赞助,数额看我们的本事;二是门票收入;三是成本控制,花小钱,办大事。”王林回答得胸有成竹。
“够不够?”廖顺顺问。
“不必担心,倒是活动要创收了,怎么处理利润部分?”王林反问。
“全部上缴,充作中国学生联合会的活动经费。”白帆睁大眼睛。
“你开玩笑,”王林嘲讽地说,“你真以为你那个会存在啊?你有合法注册文件吗?经过所有中国学生民主选举了吗?有公章,有办公地点,有工作人员,有财务制度吗?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你?”
白帆猝不及防,被问得脸色发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哈哈,”廖顺顺忙打圆场,“学校生活没那么多讲究,但严格说老王有道理。那你说说该怎么办。”
“简单。”王林发话,“亏损由组织者负担,盈利也由我们几个平分。”
“恐怕这么做,其他学生知道了不接受。为几个小钱冒损伤名誉的危险,不值得。”廖顺顺一字一顿地说。
“姐姐,”王林不以为然,“你老脑筋了吧?这是商学院,我们在经营一切。看人家‘亚洲之夜’可就是这么做的。”
顺顺沉吟不语。白帆缓过气来:“原来你才一心一意为着钱呢!”
“你没说错,谁都是冲着挣钱来商学院的;可你又错了,我办好‘中国周’,为中国学生长脸,并不是为了钱。”王林一脸不耐烦。
“事是要人干出来的,”廖顺顺说,“现在的情况是没人愿干,老王你要能干好了,有钱赚你就赚吧。我个人声明不要钱,能帮忙我一定帮。好吧?”
“你呢?你要不要?”王林睨着白帆。
“你拿我当然拿。”白帆一挺胸。
“好。”王林说,“没话讲了,分活吧。”
一个来月的时间过得说慢也慢,说快也快。
大家没见白帆进一步给大家发电子邮件,以为“中国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