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下水管道和安放便池、面盆,以及房与房之间的洞已经挖好了,前两天石洋已买了部份砖瓦、水泥、沙石;他开始自己试着砌了下隔墙,墙砌了不到一半,看看实再不行就打消了自己干的念头,后来石洋听了张得光的建议,并由他出面请了个叫武钻花的包工头,这么一来,石洋他们全变成了为他们打下手的秋儿。
今天他主要是到城里去找过去欠他债的工程单位谈催款的事,临走的当儿,王笑梅身着褪了色的套装独自从晨雾中走了来,石洋见了,只好心痛的给她交待过几句,随后搭上中巴朝都江堰的城里去了。
第四章 山里的故事(25)
中巴车打着应急灯在朦胧的山道上缓慢的行驶。车箱里只有他一个乘客。卖票的小妹见他熟了就和他打招呼说:“哥老官!这个学校是你租哩,还是你买哩?”
“租哩,租了二十年。”
“是搞山庄吧?——咋不到虹口去搞呢?这地方水都未得,离虹口又倒远不近哩!……”
来了这么久,石洋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这河下面没水了。
关于水不水的事他现在还来不急多想,他只关心怎样的尽快,多、快、好、省地把山庄建成;之外,他根本也不相信到了明年秋天,这儿真的还会向现在这样没有水;——再说,就算是那样;他认为,这里只要凉快和空气清爽就行,有了这些就什么都够了;再说,他认为,没水也有没水的耍法:什么蹬山看景、江滩戏水、江心玩石等等,总之,有了庙子就一定会有鬼上门,这即是石洋多年以来经商的心得,也是他认准了的死理。
同山里一样,昨夜城里下了入冬已来最大的一场雪后,又带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雾。这时候,太阳如一盏特大的灯笼挂在朦胧的高天,将都江堰这座本来不大的城市照耀得七彩斑斓,虚无飘浮。薄薄的纱帐中,一切都似在朦胧中涌动;汽车的喇叭声和它们在湿路上辗过的哗哗声,还有自行车的叮当声不绝于耳,这些景象使整座城市显得既新颖又生机勃勃。
国力公司的债权债务办公室里亮着粉色的日光灯,办公桌旁边,刚从学校法律系分来的小唐正坐在电炉旁烤火。他见过石洋几次,他见他来了就热情地揣过张凳子。石洋也不客气,随手在兜里拿出包特意准备的“云烟”来,两人点燃后石洋朝他问着说:“小唐,怎么样?我山上早就揭不开锅罗,就等着这钱用……”
“我不是告诉你姐了,上面拔了笔钱下来,只是太少,不便分配……”
“你知道,我的钱不多,就三万的尾款。唉!苦水就不再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