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序
关于雨
圈上最后一个句点,外面下起了雨,淅沥淅沥淅沥。江南多雨,尤其是秋季。雨鞭在窗外冬青树的叶片上,闪动起荧荧湿湿的绿光,于是,便有一些灵感一样的东西在键盘上跳动起来——这就是这部小说的题目。
走入霏霏,想入非非。雨,永远都是一种让人回忆的音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你就不会讨厌雨,你就不会讨厌《外面下着雨》,不管是细如游丝的零星小雨,还是滂滂沛沛的狂风骤雨……
关于雨的故事
雨,是让人回忆的音乐,更是让人回味的风景。雨,与故事有关,能看,能听,能品。不管是热烈的,深沉的,还是浪漫的,缠绵的,情与感的纠葛始终都是雨的故事的主旋律。而外面的雨,那种像喝醉酒的女孩子一样扭曲的雨,似乎让雨的故事(也许应该囊括风的故事和雪的故事)有了一种湿漉漉的韵味。
朋友戏谑:雨的故事就是你的故事吧?
我澹然一笑,没置是否。我随手翻开一本书,这是当今很走红的一位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自我辨析的话,我把这段话读给我的朋友听:“一个作家写了一部作品,这部作品能够打动读者,是不是就是作家本人完完全全的经历呢?回答说肯定不是的。如果作家是用自己完全的经历去写,就永远不可能有诗意,永远不可能贯注进去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如果说作家自己没有丝毫的体会,没有丝毫的体验,没有丝毫的观察、分析乃至记忆,那么写出这样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作家在作品里面所表达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经历。”
我想,我要说的话,她都已经给我说了。
关于雨的对话
问:有人说《雨》只是一部反映婚外恋的小说,虽然有可读性,但缺乏深度。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人性迷失和人性回归的主题。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倾向于哪一种?
答:我没有资格对自己的作品作任何评价。我认为作品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不同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感受,这本身无可非议,并不见得读者的意见千篇一律,就能证明这部作品是一部上乘的经典之作。我只注重读者是否在乎我的作品,我并不计较读者是否接受我的思想。
关于雨的续篇
雨依然在淅沥,雨的故事依然在延续。
《外面下着雨》只是《风花雪雨》三部曲之一部,她的第二部《风中的承诺》和第三部《又见雪飘过》陆续将会呈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