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手头略为宽裕,就打算来拜山头。”
“从哪里来的?”
“漠北。”
又略扯了几句,对方大约看他们确实没什么油水,人也老实巴交的,便策马走了。
赵十七瞅着他的背影发愣:
她对“银面具”他们的底细,着实知道不少,她却觉得眼前此人并非她打探到的那一帮人。
长云山最高峰名白头山,山上有一池碧波绿澜恢弘,被称为“天池”。
长云山的土著名叫伽耶族,有一个“白衣郎”的故事在他们之中不断流传。
迦耶族中,说唱“盘索里”的老艺人,常常坐在长云山的黑水白山中,敲响小鼓,用她们一把苍凉的嗓子唱起那首《白衣郎歌》。
她们唱道:“长云山脚下,云烟茫茫。
伽耶族人的家园,就是白云中的桃花乡。
有一位最最美貌的少年郎,
他住在深山,穿着一件白衣裳……”
东华与南煦交壤甚近,伽耶族人则分散在两国之间居住。彼时两国虽有纷争,伽耶族人却自成格局并不分裂。
每年三月初三,乃是他们赶集的大日子,被称为“宜桑”会,宜桑宜稻宜农事。
此盛会人数众多,在南煦和东华战事吃紧之时,双方朝廷时常将其上升到了聚众集会,欲行不轨的政治立场上予以打压。在这样严密的军事压力下,那些年的伽耶人,已经很难再经历那如山如海的盛事了。
十年前,南煦朝的天元二年,伽耶人忽然都得到了一个消息,山匪王“白衣郎”将组织本次的“宜桑”会。
到了三月初三的那一天,东华国和南煦朝各出兵马,四处堵截那些试图参加宜桑会的伽耶人。可是伽耶族各部落在白衣郎的调配下,有的声东击西,有的调虎离山,最后也有将近五千人前来集会。
这一次的宜桑会,设于东华和南煦相交的牡丹江畔桃花溪边。
此时三月牡丹正含苞,江水绿如蓝,长云山在远处白了头。连天的粉色夭桃盛开,犹如绚烂的明霞,将天色映得湛蓝如水。
大家正在兴头上,却听到一阵阵兵马辚动,成千的族人仿佛吃了哑药一般,看到东华与南煦当时的守将罗凭将军、郑自珍将军各率大军终于寻摸到了他们的集会之处,前来散集。
但听得山林高处传来一声鼓响,有人闪身而出,稳稳落在了一个事先搭建好的木台上。
只见此人身体轻捷,仿若玉树临风,带着一个金色面具站在蓝天夭桃间,好一个白衣少年。
众人都停住了四散的脚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