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术施展到了极致,黑暗中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团弥散、扭曲开来的黑雾。黑雾的高度仅仅到膝盖处。显然,这是因为黄芩在施展‘流光遁影’时,仍保持着把身形压得极低的 ‘地趟拳’的路数。他持续不断地环绕在李自然的身前身后,令李自然脱身不得。而且,这团黑雾中偶尔还夹杂着点点闪烁不定的乌光,那无疑是黄芩的铁尺在寻隙进攻。
不过,这轮拼斗中,担当主攻角色的并不是黄芩,而是韩若壁。
韩若壁的双颊显出微红,鬓角隐有汗迹,但呼吸还算平稳,气力也颇为绵长,足见此番恶斗虽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离最终的决胜时刻还远得很。
这当口,韩若壁的双眸寒光闪闪,头顶上逐渐形成了一团白蒙蒙的雾气,手中的宝剑‘横山’发出哧哧作响的真气,周身衣袂翻飞,散发出一阵阵侵人肌骨的寒流。看来,借助海岛上充沛的水气,他的‘六阴真水神功’发挥出了无以伦比的威力。与此同时,‘横山’上的剑招更加精奇难挡,一招紧接一招,连续不断的施展出来,宛如大河长江般绵绵不绝,又如行云高风般自然而然,一连十数招,招招都是‘快活剑’里的绝杀‘得兔忘蹄’,而且每一招‘得兔忘蹄’都不尽相同,简直是应时而生,应势而生,没有任何重复,真可算是达到招式变化神妙之极尽了。
若是韩若壁的师父‘寒冰剑’在场,看到自家弟子的这一连串的剑招,也必定要自叹弗如,称赞韩若壁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毕竟,庄浩然修炼至今,也没能将‘得兔忘蹄’这招使得如此淋漓尽致、得心应手。毋庸置疑,‘得一剑’将会在韩若壁的手里被发扬光大。只是,如果庄浩然又听闻韩若壁已经擅做主张,把‘得一剑’改名为了‘快活剑’,即便韩若壁再巧舌如簧,说明只是个玩笑,他怕也要责备徒弟对先贤不敬吧。
实际上,追根溯源,‘快活剑’,也就是‘得一剑’是由几百年前的一代剑侠云真子所创。当年,云真子立于长江之中的一叶孤舟之上,面对无穷无尽的江水,苦思冥想了百余日,才终于有所领悟,创出了‘得一剑法’。不过,当时的‘得一剑法’只有一招,即为韩若壁此刻正在不停施展的‘得兔忘蹄’。那时,云真子专注地凝望着滔滔江水,发现那些打过来的浪头,粗看之下,个个相同,可若说相同,细看之下,每个浪头的力道、方位又分明相异,可若说相异,这些浪头的路数却又大体相同。因是之故,他悟出了剑道中的“道相同,变无穷”之理,从而创出了此种只有一招的剑法。而他将这一剑法取名为‘得一剑’,其实只是表示“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