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个口岸对外国通商。
而开禁之后,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人留居南洋。清政府因而担心“数千人聚集海上,不可不加意防范”;并认为南洋各国历来是“海贼之渊薮”,于是,康熙五十六年复行南洋海禁,严禁与南洋往来贸易。然而,禁海使得沿海经济日趋萧条,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后果,生活无着的百性被迫逃亡海上,或铤而走险,“或为犯乱”,为此,不少人奏请开禁。雍正五年(1727),即南洋海禁十年后,清政府再开南洋海禁。限令出洋贸易之人三年内回国,否则不许回籍。
而到乾隆时,清政府再次厉行限制对外贸易。当时,英国人为了向北方推销其纺织品和接近产茶﹑丝地区,力图在广州以北扩张海口。英国通事洪任辉偕同英国武装商船多次驶至浙江定海﹑宁波。英国武装商船的到来,引起了清廷的重视。为了整肃浙省海防,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这是清廷对外贸易政策的一大转折,即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从此,一直到1840年,中国沿海才再一次被英国侵略者用大炮轰开!)
“行不通?我看未必!”见莫睛有些意兴阑珊,于中连忙安慰道。
“怎么呢?”
“就算我们不能让俄罗斯成为跟欧洲各国的贸易中转站,也可以跟俄罗斯人做交易嘛……虽然贸易量会少得多,却也不见得无利可图!……”于中分析道。
“话是这么说!……可俄罗斯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而言,终究是一个穷国,而我们从他们手里赚钱,他们若是不能再转手盈利,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话,我怕这种贸易不会长久!……说不定,反而会让两国邦交恶化!”莫睛摇头道。
“……”于中一时怔住,莫睛考虑的更加全面深远,他可真是班门弄斧了,毕竟,莫睛在这方面的知识可比他强太多了!卖西瓜跟开公司,终究还是有着质的区别的!
“……这个,格格何必为这事烦心呢?擅开贸易,那可是要问罪的,再说了,那些老毛子都是心怀鬼胎,所以,开不成就开不成好了,我们大清难道还缺什么东西不成?”郎坦自认有见地的说道。
“呵呵……”莫睛看着郎坦笑了笑,“郎都统,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当然了!难道格格……对了,格格并没有入关瞧过,还不太清楚我大清的强盛,想跟那些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