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一声,又伸展了一下手臂,“反正,他不来找我,我也就当他不存在。在江南三省的地面儿上,还轮不到他一个小小的四阿哥在那里给我搅风搅雨!”
……
北京。
畅春园,烟波致爽斋!
并不久被康熙封为德里郡王,即将出发前往印度重掌大权的九阿哥胤禟正在向康熙辞行。
“儿臣此行,不知又要多少时日才能再睹天颜……万望皇阿玛保重龙体。”身边还有其他人,胤禟说话的语气有些哽咽,显得十分真挚。
“嗯!”康熙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儿子,事实上二十多个儿子之中,他对胤禟地重视与关爱程度都不怎么排得上号。他也一直不喜欢这个行事向来不怎么光明正大的九儿子。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论及才能,在自己地诸多儿子之中,这小子还是能排上前几名地。而且,这小子的表现也已经表明足以堪负重任。
“胤禟啊,你此次远行,朕想问你……你打算怎么去镇守印度?”想了一会儿,康熙还是觉得自己有些拉不下脸来表现的太过温情。毕竟,他和胤禟都十分清楚彼此的关系除了一个父子的名头,一向都不怎么深厚。胤禟可以说些儿子应该说的话,他可就没那么厚的脸皮了。所以,他只好问起了正事。
“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印度一时难以如缅甸一般并入国土,而且。其地情势复杂,极难处置。不过,今有于中于将军行事之例在前,儿臣以为,要想牢牢镇守住印度,首要就是兵权。只有拥有远远强于印度各邦的兵权,才能让那些印度人不敢妄动。不过,……在儿臣看来,以我大清如今的声势实力。再加上无论从西藏还是缅甸,我大清军队都可直入印度。所以。那些印度人定然不敢再有所异心,这兵权反倒不是那么急切了。其次,儿臣以为当多多拉拢那里地贵族。印度并不似我中华大地,其贵族、种姓地传承几乎一直没有断绝,那些人牢牢掌握着印度的国家之权,急切之间亦是难以除却,所以,可将其聚拢在身边,用‘以夷制夷’之法统治印度。至于这第三么……那就是分化!印度各邦国之间多有嫌隙,才会使得其国国力分散。难成大事。所以,儿臣以为,要想守住印度,首先就是不能使印度各邦国联合起来,免得其势力增长,从而与我大清为敌!……”胤禟答道。
“倒也有些条理……你看看这个!”听完胤禟的话,康熙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突然又拿出一份奏折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东西?”看到康熙居然拿出一份奏折给胤禟看,旁边的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以及新任九门提督隆科多都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