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证天天晚上叫你爽。
刘峰嘿嘿一笑,出声道:“清仪,我头上长花了吗?”
柳清仪正想事情想的出神,被刘峰这么一说,脸颊顿时一片绯红,慌乱中急忙道:“没什么。”
说着便起身开始收拾碗筷。
柳清仪见饭菜被吃得干干净净,心中不由的升起一股暖意:“公子爷,今天的饭菜是不是有些少了,明天我再多增加一些量。”
“不用,这样已经很多了。其实我原本也吃不了这么多,只是不想浪费粮食。”刘峰随意答道。
“公子爷,这年头,像你这样的富家大公子,能懂得这个道理真是太难能可贵了。”柳清仪真诚的敬佩。
刘峰心里一乐,知道自己的形象在小娘子心中再一次的高大了。
神色一凛,刘峰正色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柳清仪微微一怔,随即惊道:“好诗,好诗,公子爷真是好文采,好见识………………”柳清仪虽然是妇道人家,但是前夫是江南有名的秀才公,对诗词也略有涉猎,往日也不曾听刘峰吟诗,今日一听,却是文采非凡,而且比喻恰当,短短四句诗词,却是真实的写出了劳苦大众的辛酸。
“呵呵,见笑了,随口乱吟的,算不得什么诗词。”刘峰也不脸红,把人家唐朝李绅的悯农诗拿来,还满口胡说。
“公子爷,你就别谦虚了,清仪虽然不是什么才女,但是也懂得几句诗词,就你刚才的那首诗词,已是胜过无数才子百倍。他日成就,定能超过‘正学先生’。”
刘峰奇道:“正学先生是谁?很有名吗?”
柳清仪有些不解,似公子爷这等才学,怎么能不知当朝第一文豪方孝儒,正学先生呢。不过她还是仔细的解释了一番。
正学先生是谁,刘峰确实不知,但是方孝儒却是知道的。此人乃中国历史上明初文学大家,同时也是建文皇帝最为器重的大臣。不过此人最终的下场却不怎么好,后来燕王谋反成功,他被诛了十族。
“本朝当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刘峰有些惊讶。本来他已经认定华夏皇朝和中国历史中的大明王朝无任何的关联。但是现在看来,两者还是有很多的相像之处。
柳清仪不知道刘峰为何这么问,点了点头,道:“当然有,正学先生的大名,谁人不知。”
“刘伯温知道吗?”刘峰突然想到了一些同时期的历史名人问道。
柳清仪想了一下,摇头不知。
“沈万三知道吗?”刘峰还是有些不死心。
柳清仪照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