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下车,杨伯就激动地为费田嵩介绍老的车站原来在哪里,以前济河边的哪有个钟楼,瓦厂原来在哪,一边介绍一边感叹:“这边都是房子了啊,以前这里都是田。”两人去了以前小学的旧址,见那里已被改建成了小区。他们又去了杨伯的旧宅,旧房虽在,却见房子破败空空如也,与四面立着的洋房极不相衬,看来也是人去楼空的景象。两人又来到那发现《悟真篇》的古桥处,本想去拜一拜那古桥,结果去到那里的时候才发现古桥早已被移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式高档的别墅,三层高阁,琉璃翠瓦,粉妆素墙,窗户洞蓝……已没有一点当年的荒芜样儿。
杨伯只得在心里拜了拜,默默念道:“伯端前辈,虽然你一再强调此‘乃上天之所赐,非伯端之辄传。’然若非你留下这些诗诀,我也不会有今日之福分看到这四十年后的光景,杨伯在此再三拜之。”
二人离开那古桥旧址,开始考虑晚上的住处,费田嵩斟酌道:“按照恩公的作风,应该是已经安排好的了,我们找找看有没有遗漏了什么。”两人开始翻傅廖一的信件,把那户口本拿出来翻了翻,马上找到了一个名为“乾济镇人民路同心弄81号”的地址,二人寻到地址,果然有套无人居住的老房子。费田嵩在门口嘀咕:“不对啊,这里没钥匙啊。”杨伯刹那间猛地一掌就把那房门击开,道:“这不就开了吗?”费田嵩看了看坏掉的锁鞘,不知说什么好。
两人进了房子查看里面木桌木椅煤气灶碗筷厨具卧铺一应俱全,水电也都还有,房间有精心打扫过的,墙上的钟表指着11点零一分——正好到了亥时。二人在灯下将那信封拆开,只见里面是几张单子,转校协议书,科目成绩单,学籍号等等……还有入学通知书上写着“请家长携带此通知书于9月1号在学校教学楼报道。”学生的名字正写着的是“傅生”,显然傅廖一已经为杨伯安排好了学校。刹那间费田嵩回想起了几年前送孙女上学的情景,不禁感叹岁月蹉跎,他把生命的最后一班子人扶持起来后,已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他对家人谎称旅游,近日陪着杨伯奔走,清闲的晚年陡然间又变得充实了。
九月一日,酷暑未消。暑假刚刚结束,乾济镇高级实验中学校门再次敞开,人来人往中参杂着学生的白蓝色校服跟家长的身影。家长们忙碌地交着各种费用,由于杨伯这个名叫傅生的学生连课本都没有,还要多交一笔课本的费用,这样加上伙食,学杂等等,傅廖一给的七千元只剩下一百多,杨伯瞬间有了跟现在人一样的念头:钱用的真快。
家长在交费的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