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管教好孩子,何况,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您就饶了他吧”!
“是啊,父亲,弟弟他已经认错了”。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也在帮他求情。
司马池听到儿子的回答,刚才的怒气,已经消失了,淡淡笑了笑,他抚摸着司马光的头说道“做人最要紧的就是诚实,一个人如果不诚实,那他就会失信于人,若天子失信于人,就等于失信于天下,那他还如何为江山社稷出力呢”。
“孩儿明白了”。
午后,阳光,窗前,司马光的手里拿着一本《声律启蒙
》念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院子外面,远远的歌声,那歌声唱的正是柳三变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每当司马光背诵到“两岸晓烟杨柳绿”。的时候外面的歌声就唱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
竟然害得司马光也给背诵成了“两岸杨柳绿,晓烟残月,此去经年,应是一园春雨杏花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司马光一时间很是生气的朝着外面大骂了一声:喂,外面那个娘子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吗,害得我又背错了,真是气死我了
司马光的母亲聂氏知道司马光是个急脾气,读书学习经常只图进度而不求甚解,比如一篇文章连读几遍也不能牢记在心。常常是同窗们都背课文了,可他总是记不住。
司马光看到母亲聂氏进来了,有一些委屈,带着哭腔娘亲,我是不是一个笨孩子,这文我已经背诵了很久可还是不会背诵”。
司马光的母亲聂氏笑了笑:“当然不是,你只是需要比别人多花一些时日罢了,这读书是不可急于求成的,尤其是现在启蒙阶段,要打好基础;二是要你得有自信和耐性,不可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