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有为者,权也;今天下久平,修理政教,制礼作乐,以防微杜浙者,道也。张华事西晋之危,而正人无徒,故维持纲纪,以延岁月,而终不免祸,以大乱天下。今圣人在上,老成左右,岂取维持之功,而忘磐固之道哉?
“多年来我大宋冗员太严重,是该整整了,安抚安抚将帅了”。
枢密院,晏殊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手里拿着奏章:“若书院应该请得此人来此助教,书院必兴,戚夫子是戚老夫子的长子,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那就有劳晏留守了”。
翌日,午后。
宰相王曾府,王曾在站在窗前,晏殊站在他的身后“今日来,是想王宰相帶我入宮的”。
“我知道你是为何而来,我也正有此意思,我对写《万言书》的范仲淹也是极为欣赏的”。
皇宫,梅花园。
梅花丛中,一个女子正在跳舞,女子头上戴着荧光铃铛发簪,隐隐约约的,赵祯站在花丛中,见状,便和身边的内侍小声的说话。
“你去打听一下那边是谁在跳舞”。
“是”。
那内侍刚走,这宰相王曾和留守晏殊便到了。
“臣,王曾,拜见官家”。
“臣,晏殊,拜见官家”。
“平身吧”!
“谢陛下”!
宰相王曾斜眼撇了一下晏殊,晏殊心领神会的,上前了一步:“陛下,臣以为范仲淹此人可重用,此人在任期内也颇有政绩,在天禧五年时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临近黄海,在唐朝的时候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淹没良田、毁坏盐灶,百姓苦不堪言,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言明其海堤利害,重海防,此事的得以解决。三年前张纶曾奏明朝廷,那个时候陛下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也都有所成效,臣现为知应天府,此人现为应天书院的助教,在他的主持下这个应天书院也很有兴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陛下何不召其入京任职”。
赵祯点点头:“此人有些能耐,召范仲淹入京吧”!
十二月,雪日,飘雪。
范仲淹一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