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啦!你们救人啊!”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见没有人理会我,又尖叫:“求求你们!救人啊!他要死掉了!”观众全体起立,大声喝彩!最后,当晚最佳表演奖被授予了我,因为我“杰出的表演,生动而逼真地表现了一个人在彷徨无助情况下的绝望和歇斯底里。”我于是也放弃了自己亲自救人的想法,施施然走到台前,微笑、鞠躬、挥手。镁光灯乱闪。
BBS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虽然未必“胜者通吃”,但是胜利者肯定都是些变态者。在疯狂的游戏规则下,只有比游戏更疯狂的人才能胜出。我整夜地开着浏览器,不停地刷新页面,觉得结婚不如谈恋爱,谈恋爱不如上网。所以,我也变态。
BBS的世界正是如此,你我都在ID后面,我们都不知道真正应该关心的是什么。点击率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在规定的方向后,我们或者鼓掌,或者拍一砖头。这让路标更加的明显和高大,虽然它本身和我们一样是虚幻的,但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它看起来更加逼真了。这就是所谓话题。
因此,整个BBS世界里充满的都是隐喻,我们多能看见的是冰山的五分之一(在冰密度为0。8的条件下)。痞子蔡的小说是那1/5
CYBERSEX 是那1/5;方舟子的文章也是那1/5,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海外的4/5的网人;甚至于“中青”里大谈严肃话题的网人也只是1/5,看文章而不说话的人才是4/5。或者说,沉默的才是大多数。他们怎么想,天知道!在看多了李方和陈杰人的1/5后,我觉得更有力量的却是王小波那样没讲道理,而是讲好故事的4/5,因为他更符合隐喻的规则。
我们即将进入隐退的时代,网络已经逐步让更年轻的人占领了。他们并不比我们更生猛,但是他们的话题数量非常凶猛。我大胆地预言: 所有做外部链接的BBS,终于都会成为“老公!我想你!看见了上QQ联系我”一类的留言本,或者是在谈网恋、香水、股票、微软认证、宠物饲养、明星动态的软性杂志。这个主流媒体终将一致,因为这里面也是一种隐喻。
《南方周末》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南方体”,就像是美国中产阶级看的摄影杂志,用光和表现手法成为时尚和标准叙述方法。这是它在崩溃后的惟一选择。这估计也将成为一种流行标准: 小小的事件,淡淡的评价,桐城古文的结尾。
世界已经如此了,我也仿照做一结尾:
帖子写好了,窗外是蓝天白云,日头很好。
第五章
?绿腰是个ID,世间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