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和陈佳交换看法的时候,想法基本一致,她们都深觉不安,在陈佳的报告中,更是把对待个体工商户的态度、行为和政策上的欺负提到了相当的高度,陈佳在报告中说,多种经营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景和方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个体经济的渗入和壮大,是搞活经济的良药良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而南天服装城到现在仍然抱着大锅饭、霸王主义的老观念在搞经营,这样下去,不仅不利于南天服装城的发展,更会影响到整个南州市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步伐。
陈佳的文章可谓是力透纸背,万丽几乎不敢相信这是陈佳进机关后的第一篇文章,当初她进妇联,学着写文章,虽然是中文系毕业,笔头也不差,但什么是论点,什么是论据,应该怎么去论述都搞不清楚,陈佳头一次执笔,就能写出如此有分量的报告,但是再读下去,万丽却渐渐地看出了陈佳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她的个人感情太明显也太浓烈,抱不平的使命感太过强烈了。
万丽不由得想起当初,南州大行修路之时,她跟着向秘书长去长洲县江洋乡,看到乡党委书记聂小妹修路的行为,后来向秘书长决心要和这种行为作斗争,给万丽交代了任务写调研报告,为了使调研报告更有说服力,万丽又多次下乡,看到许多问题,感情的天平重重地倾斜,因而大大增加了那篇文章的力量。若不是她后来的补充内容,单靠聂小妹事件,要说清说透南州市在修路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不够分量的,她的报告写出来后,向秘书长曾大加表扬,哪知结果却害了向秘书长。现在的陈佳,似乎也有点像当年的她,其实在万丽心里,感情的天平也一样倾斜在受到不公待遇的个体户那里,但正是因为陈佳的浓烈的感情色彩,使得万丽警觉起来,开始审视自己,开始审视形势和领导的意图,所以万丽自己的那份报告,也已经写好了,却迟迟没有拿出去。
过了几天,市里召开科以上干部大会,万丽恰好坐在余建芳旁边。她们也有时间没有联系了,偶尔路上遇见,余建芳总是急匆匆,话都说不上一两句,就匆匆而过。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坐到一起,万丽就觉得有许多话想跟余建芳说,虽然当年在妇联,她们相处得并不好,但毕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何况这些年也过去了,早就到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时候了,更何况,她们之间那点小疙瘩,实在是小儿科,又算得上什么恩与仇呢。
但余建芳仍然老样子,无论大会小会,只要不是轮到她发言,她永远是心无二用地认真做记录。久而久之,她的记录速度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