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夫市的机场,机场已经被俄军团团守卫住,一般的民航已经被禁止在此降落。
刚下飞机的赵文和克瓦什宁立即被接到俄军的指挥车里,向着被劫持的学校飞去。这车开得简直像飞一样,却比飞得更颠簸的利害,赵文在上面打了个盹,车子停稳的时候,睁开了眼睛。
小学是得特利夫市的市公立小学,占地足有十公顷。进入校门的两旁就是教师,正对着校门的却是教职员工的办公室。所有房间的窗户和门玻璃全部被用衣服、纸张、木板挡住了,外面很难看到里面的情况,而遮挡物上都有小孔,里面的人却可以清清楚楚地看难道外面的情况。
本来若是俄军离房屋很近,可以用红外热成像仪看到屋内人的大体轮廓。热成像仪是根据蛇捕食的原理制成,每一种发热的物体能散发出肉眼看不出的红外辐射,这种辐射却能被热成像仪捕捉到,并形成生物的外轮廓像,透过热成像仪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这个物体或者生物的外型以及动作。虽说透过墙壁后,成像的轮廓会有所减弱,但也能看到大概的情况。可是每间教室里学校们都有近一百多米的距离,从这个方向是看不到的。若是从房屋的后面看,成像就更加弱了,上一次的进攻就是在没看清屋内的情况发射了火箭弹,本以为墙后没人,却不知竟被聚集了七八十个孩子。
赵文看了看学校和教室的外部特征,只能从楼顶往下攻击了。必须先得从房屋的背后上到楼顶,还不能被劫匪听到声音,估计这次人家也都带了声音感应器了。上到楼顶后,可以从烟囱进入到楼内,一层一层的慢慢清楚,不能发出任何的动静,否则被楼下的恐怖分子听到了,估计很多孩子也就没命了。
至于窗户、外墙挂着的炸弹就只能将所有的人都清除干净了再拆除了。拆除炸弹必须有好的光线,虽说赵文因为练了功夫,眼力很好,但也不能变成夜视眼了。若要戴着夜视镜,不仅行动起来不方便,而且通过夜视仪看到的东西绿的和黑的,若炸弹上的导线有颜色分别,就不能判断哪条是引爆线了。
赵文将装备收集齐全,身上只带了一支手枪,两排弹夹,插在小腿上绑着的枪套里。手枪选的是美国海豹的专用装备MK…23进攻型手枪,弹夹装弹量为十二发,算上枪膛里的一共十三发,不多也不少。口径点四五英寸,采用的是英格拉姆大威力手枪弹,出口动能能达到一千二百多焦耳,停止作用明显,一枪就可以使一个受过特种训练的士兵丧失战斗力,并且还能配备专用的消音器,子弹出膛时的音量只有七十分贝,当真是杀人越货、居家履行的必备物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