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叫人很难清扫,总是搞完生活的卫生,心里沉渣泛起,搞完心里的卫生,生活又肮脏了。解决一个矛盾,然后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个新矛盾,这就是生存的全部内容,甚至是生活的动力,只可惜却不是我们想要的意义。如此看来,矛盾就像我们的配偶,既与我们血肉相连,又与我们磨磨蹭蹭。年轻时我们或许还能从中提炼出一些乐趣来,但随着新鲜感的消失,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感觉的迟钝,渐渐的,没有乐趣了,一点点都没有了,你如果不服气,非要去其中寻找,那苦痛会迅速地将你吞没掉。
春夏交替,这是最美好的季节,既有春的柔也有夏的暖,综合了两个季节的优点,呈现出时间的悲欢离合。我空空的心便又渐渐被这季节里的花的浓香和树的绿气填满。我再次把山谷里里外外地走了个遍,嗅一山乳汁一般的云烟,吮峡谷里溪水的清凉,把我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像抛撒骨灰一样抛撒在山谷里的每一片落叶上。我希望,过去的一切就是这些骨灰,被我埋葬在了山中,跟我不再有任何的关系。可埋葬历史是容易的,开创历史就难了,所以这种似乎很有创意的埋葬并没有带给我什么快乐,相反,我觉得我的忧伤来得更沉重了。我每天依旧还是沉默寡言,除了必要的应答,我连一声咳嗽都很谨慎,多余的声音现在都是我精神上的负担。自然,同事们就又说起了我的坏话来。在他们看来,不继续跟着他们学习庸俗就是对他们的蔑视。我能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灵魂的容量很小,只能装下食堂里的这些东西,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我们便又恢复到了我刚进食堂时的那种状态中,冷淡相对,互怀敌意。初夏的到来竟非但没有使我感到温暖,我反而觉得好像又进入了冬季。冷色的世界便在我心灵深处无边无际地扩展开去。食堂的炊烟仿佛有了山中云雾的气象,聚散开合,熏烤着四周的景物。若干年后这些景物会被熏烤成什么样,是一片枯黄,还是一片漆黑?我更想知道的是人会被熏成什么样,心会被熏成什么样。但我是不可能知道的,那些炊烟在天空中袅绕的样子本身就像一个个的问号,似乎是在期待别人解答它们的疑问,它们又怎么能答疑解惑?我突然觉得炊烟在我的生命中成了一种很奇特的象征。从前它象征着我的文学,因为我经常能在古典诗词中找到它的影子,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一种文学的标志,甚至可以上升成为精神的标志。朦胧,飘忽,捉摸不定,不就是我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吗?那时候我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生活也会跟炊烟联系起来,而且是如此地紧密。从前的炊烟导致了今天的炊烟,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