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非常“不明不白”。说是离婚关系,我们又恩爱如初;说是朋友关系,我们的关系又超越了朋友;说是恋人关系,他早已是我儿子的父亲。
作者手记:
冯凤仪第一次打电话给记者,是在6月底,当时她看了记者发表在本报的文章《谁该安静地走开?》,打电话来谈谈她对该情感事件的看法。闲聊中,她无意中说到自己结婚两次又离婚两次,而且现在又想结婚了。一听到这样的话,谁都会认为她是两次跟不同的男人结婚,而且即将跟第三个男人结婚。
当记者用这一很“符合逻辑”的猜测询问她时,本来声音很忧郁她突然笑出了声,她说三次都是跟一个男人结婚。这无意中引起记者的极大兴趣,三周后,记者终于约见了她。
在离婚已经成为一种时髦或一种潮流的今天,在一些人不断地更换情侣、企图获得新爱的这个浮躁年头,冯凤仪的情感经历特别令人深思: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好的配偶呢?
第一次结婚,我们不懂爱情
我是重庆人,小时候因为父母比较穷,上初中时,我跟随姐姐到雅安市读书。那时,姐姐刚嫁到雅安,姐夫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
当时,重庆还属于四川省管辖,在我们那边,流传这样的话:四川女人刀子口,豆腐心。意思是说,四川(包括重庆)女人外表泼辣,实际温柔、体贴,富有爱心。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起码我是属于这样的人。
1989年,我在雅安卫校毕业,第二年就嫁给了我一个同班同学。他是雅安本地人,是那种典型的四川人性格,脾气豪爽、暴躁。而我的性格用现在的话说,是属于“野蛮女人”,我不仅跟男人一样喜欢说粗话,有时还会说脏话,甚至我们在一起还经常互相“拳打脚踢”。
四川人并不认为像我这样的女人没有格调,相反,很多人反而认为这样的性格很真实,不造作。
所以,我们结婚后,经常是吵来骂去的,谁也没想去改变性格。在我们那栋职工宿舍楼,我们以吵架出名。但奇怪的是,我们每次吵完不到两个小时就和好了,晚上肯定还是睡同一头。有时白天吵架,晚上还是恩爱地行房事。我姐姐说我们夫妻是“得罗儿”,意思是一对活宝。
但我们这对活宝并不是没有真正动真格的时候。结婚一年多后,我们有了个儿子,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给了儿子,而老公那年才21岁,事实上也只是个大孩子,他一点都不知道怎样照顾孩子,甚至不知道怎样照顾我,连我坐月子,他都不知道我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经常自己一上床就睡得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